[實用新型]碟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9775.5 | 申請日: | 2015-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784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信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信發 |
| 主分類號: | F16D55/224 | 分類號: | F16D55/224;F16D65/092;F16D65/14;F16D121/14;F16D12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慶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煞車制動之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碟煞結構形態。
背景技術
長久以來,自行車在人類短程移動上,一直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近年來吹起了節能減碳與休閑的風潮,使得不需耗能消耗能源的自行車更為普及,更加伸入每一個家庭。
自行車雖屬非主流交通工具,然而也和其他交通工具一樣,都會裝置有煞車裝置,以提高行車安全。不管是哪一種交通工具,煞車裝置對于行車安全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部份。傳統常見的煞車裝置為鼓式煞車與碟式煞車兩種,而這兩種煞車裝置都是利用來令片去磨擦煞車鼓或是煞車碟盤,再透過不斷提高的摩擦力,來達到減速或停車的功效。一般而言,碟式煞車之制動效果會比鼓式煞車確實些,因此市售之高級自行車,或是有特殊安全考慮之自行車,都已大幅采用碟式煞車,來提高自行車之附加價值。
此種結構形態于實際使用經驗中發現仍存在下述之問題點:
1、結構復雜:結構過于復雜之碟煞結構,除材料成本外,組裝成本亦高,當然,消費者買回家后,其維修成本當然也會跟著變高。
2、承前述,在有限的空間中,要同時容納復雜之結構,許多構件之尺寸都必須跟著縮小化設計,導致提供恢復力之彈簧線徑變細,因此,再完成煞車動作后,來令片復位之速度慢,造成不必要之磨擦,縮短來令片之使用壽命。
3、不容易組裝:傳統之碟煞結構之組裝順序,由外而內依序安裝,因此,供轉圜之工作空間會隨著組裝的零件述而逐漸變小,當然,組裝難度亦隨之變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碟煞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碟煞結構,包括至少一殼體,該殼體中,由內而外依序形成有一穿孔以及一螺孔,其中,該穿孔之直徑小于螺孔之直徑,而于穿孔與螺孔間形成有一肩部;螺孔中容置有一軸向進給裝置,且軸向進給裝置對應于至少一殼體內面之第一端貼抵有一來令片;且軸向進給裝置對應于至少一殼體外面之第二端同時連設于一扳桿;扳桿之自由端部連設于一煞車線;軸向進給裝置包括依序裝設于螺孔中之彈簧、推進組以及一鎖設于螺孔中之螺套,藉以將彈簧與推進組限位于螺孔中,其中,彈簧之兩端分別頂抵于肩部與推進組,藉以提供推進組作動后之恢復力。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實用新型對照先前技術而言,可達到組裝方便,且耗材使用壽命長等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利用)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剖視圖。
圖4-7為本實用新型之動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碟煞結構之較佳實施例,以下將本實用新型搭配自行車之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結構與功能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碟煞結構包括互相連接之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之間形成有一避讓槽30,藉以供避讓旋轉中之自行車煞車盤40;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中分別容置有一軸向進給裝置50,且每一軸向進給裝置50對應于第一、第二殼體10、20內面之第一端貼抵有一來令片60;每一軸向進給裝置50對應于第一、第二殼體10、20外面之第二端同時連設于一扳桿80之兩端。扳桿80之自由端部連設于一煞車線(圖中未示),當扳桿80受煞車線之牽引,而同時旋動兩軸向進給裝置50后,兩軸向進給裝置50分別向內頂推其相對應之來令片60,令兩相對之來令片60同步夾設于煞車盤40之兩側面而達提供自行車煞車減速的效果。
前述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之外觀雖略有差異,然其內部結構相同并左右鏡射對應,因此,以下茲以第一殼體10以及裝設于其中之軸向進給裝置50為例,予以說明。
第一殼體10中由內而外依序形成有一穿孔11以及一螺孔12,其中,穿孔11之直徑小于螺孔12之直徑,于穿孔11與螺孔12間形成有一肩部13,且穿孔11之內緣徑向設置有至少一凸肋14。
軸向進給裝置50包括依序裝設于螺孔12中之彈簧51、推進組70以及一鎖設于螺孔12中之螺套52,藉以將彈簧51與推進組70限位于螺孔12中,其中,彈簧51之兩端分別頂抵于肩部13與推進組70,藉以提供推進組70作動后之恢復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信發,未經王信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97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動器
- 下一篇:一種汽車底盤測功機飛輪組的制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