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軌道交通車輛線纜串擾的模擬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342424.6 | 申請日: | 2015-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403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志高;虞君彪;閆莉;蘇曉;李春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南車浦鎮(zhèn)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3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交通 車輛 線纜 模擬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擬實驗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軌道交通車輛線纜串擾的模擬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軌道車輛中,各類電氣設備繁多,之間有大量電纜互聯(lián)用于傳遞電力和控制信號。車內的大量線纜在列車運行中由于相互之間的串擾,可能引起一系列電磁兼容問題。這是由于實際工作中電纜往往會意外等效為電磁波的接收天線和輻射天線,或干擾傳導的良好通道。電源線纜的進線和回線受到周圍電磁環(huán)境的影響,會在兩根線纜上感應出共模電流,該電流為車輛電氣系統(tǒng)中的主要干擾源,會通過電磁場的空間耦合對連接信號、控制設備的線纜上傳輸?shù)男盘柈a(chǎn)生影響——即線纜之間的“串擾”現(xiàn)象,其中傳輸控制信號的屏蔽電纜尤其值得關注。工程中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是通過仿真計算與試驗相結合,擬定布線技術規(guī)范抑制串擾。
通過現(xiàn)場測試取得的數(shù)據(jù)能反映出列車工作時各線纜上的電信號特征,但由于列車電源內阻、負載的阻抗特性等數(shù)據(jù)均較難取得,仿真計算時難以精確設置參數(shù)。因此,仿真模型的正確性、布線規(guī)范和工藝的有效性只能在實驗室內選取典型的負載(電感、電容、電阻)進行模擬實驗進行驗證。
所以,研制一款能夠正確、方便地進行測試的模擬實驗裝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軌道交通車輛線纜串擾的模擬實驗裝置,特別適用于模擬線纜串擾情況下實驗獲得相關更符合實際工作狀態(tài)的數(shù)據(j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結構緊湊、拆裝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實用性強的軌道交通車輛線纜串擾的模擬實驗裝置,不僅可模擬線纜在列車上的布置形式,而且可精確測量不同情況下所用線纜對列車屏蔽線纜的串擾,從而獲得具有較好準確性和可重復性的實驗數(shù)據(jù),便于更好地仿真計算后擬定可抑制實際串擾的布線技術規(guī)范。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軌道交通車輛線纜串擾的模擬實驗裝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的接收端底座和負載端底座,垂直相連于接收端底座軸長側邊呈豎直分布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垂直相連于負載端底座軸長側邊呈豎直分布的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分別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垂直相連并均呈水平分布的第一托架、第二托架、第三托架和第四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托架設置有屏蔽線接收端電路板,均與屏蔽線接收端電路板相連的屏蔽線接收端口、變壓器和接收端插座;所述第三托架設置有屏蔽線負載端電路板,均與屏蔽線負載端電路板相連的貼片電阻和負載端插座;所述第二托架和第四托架分別設置有注入端同軸連接器和負載端同軸連接器。
而且,所述接收端插座和負載端插座之間連接有待測的接收線纜,所述注入端同軸連接器和負載端同軸連接器之間連接有待測的發(fā)射線纜;所述接收端底座和負載端底座之間的距離通過可拆卸式連接于底板進行調節(jié);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間的距離通過可拆卸式連接于接收端底座進行調節(jié);所述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之間的距離通過可拆卸式連接于負載端底座進行調節(ji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板的板面設置有2排并排分布的若干個的底板安裝孔,所述接收端底座和負載端底座的兩端設置有與2排底板安裝孔相距距離對應的底座安裝孔;所述接收端底座和負載端底座通過連接件穿入底座安裝孔和底板安裝孔連接于底板;所述接收端底座和負載端底座的側面均設置有一排底座調節(jié)孔,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端板、第四端板的底端均設置有端板安裝孔;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通過連接件穿入端板安裝孔和底座調節(jié)孔進行相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每排的底板安裝孔均等間距分布。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每排的底板安裝孔的首尾間距為3米。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調節(jié)孔的相鄰距離均不相等。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均采用金屬材料制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屏蔽線接線方式、接收線纜和發(fā)射線纜的接線方式、負載端連接方式、以及底板和底座、底座和端板、端板和托架的連接方式的具體設置,不僅可模擬線纜在列車上的布置形式,而且通過距離調節(jié)可精確測量不同情況下所用線纜對列車屏蔽線纜的串擾,從而獲得具有較好準確性和可重復性的實驗數(shù)據(jù),便于更好地仿真計算后擬定可抑制實際串擾的布線技術規(guī)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南車浦鎮(zhèn)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南京南車浦鎮(zhèn)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424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差分漏電流傳感器
- 下一篇:密閉型大功率遠程傳輸電表
- 匹配用戶需求的軌道交通產(chǎn)品模型的獲取方法及相關設備
- 軌道交通列車產(chǎn)品的生成方法及裝置
- 一種軌道交通使用的交通運行安全輔助裝備
- 一種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軌道交通站點分類方法
- 城市軌道交通的規(guī)劃方法、服務器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 軌道交通設計方案評價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
- 最小化區(qū)域多制式軌道交通旅客擁擠系數(shù)的方法及系統(tǒng)
- 一種區(qū)域多制式軌道交通區(qū)間擁擠系數(shù)計算方法及系統(tǒng)
- 一種軌道交通車輛的智能吹掃方法、存儲介質和終端
- 一種軌道交通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重現(xiàn)系統(tǒng)及故障修復驗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