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15480.0 | 申請日: | 2015-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36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帥杰;梁媛媛;韓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9/22 | 分類號: | E02F9/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鏟運機 行駛 平順 控制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地下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地下鏟運機又稱地下裝載機,是一種通過輪胎行進,并且依靠機身前端鏟斗進行裝卸和運輸的機械設備,它具有體積小、結構緊湊、靈活機動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礦山和地下工程的采掘作業。
目前金屬礦山開采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地下鏟運機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由于鏟運機工作環境惡劣以及鏟運重載過程中運輸距離較長,鏟運機運輸過程中工作裝置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該載荷通過前車架最后作用于中間鉸接及后車架位置,增加車架及鉸接體的疲勞應力,降低駕駛室的舒適性,大大降低了車輛的使用壽命,增加設備維護費用。
鏟運機在運輸過程中有效載荷變化較大,以致前后橋承受的載荷相差較大,結果使前后車架上車身振動偏頻發生較大差異。在剛度不變的條件下,載荷減小會導致頻率增高,平順性變差。在不平道路上行駛時,由于路面沖擊,懸架變形大為增加,有可能使懸架與車架相撞,對車身產生沖擊,破壞平順性。非線性懸架其剛度可隨載荷而變化,同時增加懸架角剛度,使車身側傾與橫向振動減輕,有利于改善車輛穩定性。非線性懸架更適用于鏟運機提高平順性。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鏟運機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性價比高、故障率低、行駛平順性好的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包括舉升油缸、與舉升油缸相連接的液壓鎖,其特征是,所述舉升油缸還與行駛平順性控制閥組相連接,所述行駛平順性控制閥組包括依次連接的壓力傳感器、電磁開關閥、蓄能器和安全閥,所述蓄能器和安全閥分別與油箱相連接。
前述的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測壓接頭相連接。
前述的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蓄能器與所述油箱之間設有卸荷錐閥。
前述的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蓄能器為皮囊蓄能器。
前述的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蓄能器為活塞蓄能器。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行駛平順性控制閥組,可以在鏟運機運輸過程中,舉升油缸略微抬起,大臂通過舉升油缸活塞腔與行駛平順性控制閥的蓄能器連通,車輛在不平的路面行駛時,由于路面沖擊,蓄能器能夠有效吸收巷道高低不平造成的振動,減小前車架傳遞到車架及中間鉸接體的載荷,有效保護軸承,提高駕駛室的舒適性,增加車架的整體使用壽命,有效降低整車維護成本,提高設備利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中:1、液壓鎖,2、測壓接頭,3、電磁開關閥,4、油箱,5、卸荷錐閥,6、安全閥,7、蓄能器,8、壓力傳感器,9、舉升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鏟運機行駛平順性控制液壓系統,包括舉升油缸9、與舉升油缸9相連接的液壓鎖1,所述舉升油缸9還與行駛平順性控制閥組V002相連接。所述行駛平順性控制閥組V002包括依次連接的壓力傳感器8、電磁開關閥3、蓄能器7和安全閥6,所述蓄能器7和安全閥6分別與油箱4相連接。鏟運機在劇烈沖擊下,安全閥6能夠實現自我保護,防止爆管及漲缸現象的發生。所述壓力傳感器8與測壓接頭2相連接,可以通過壓力傳感器8實現自動控制。所述蓄能器7與所述油箱4之間設有卸荷錐閥5。所述蓄能器7為皮囊蓄能器,也可以為活塞蓄能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154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