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客車發動機懸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9972.8 | 申請日: | 2015-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72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任杰;洪洋;趙理想;朱洪雷;殷農民;史先松;徐凌飛;周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 34115 | 代理人: | 婁岳;金凱 |
| 地址: | 23005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車 發動機 懸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客車發動機懸置裝置。
背景技術??
發動機是客車的動力源,也是一個內在的振動源,如扭矩波動、怠速抖動、整車起步和變速引起的扭矩變化等。客車發動機由懸置裝置支撐定位,懸置裝置能有效防止發動機振動向底盤傳遞,起到隔離振動的作用,同時,隔離路面不平引起車輪、懸架系統振動向發動機傳遞,并隔離因發動機振動產生的噪音傳遞等。
目前通用的發動機懸置裝置采用簡單的水平四點布置形式,對發動機的隔離及定位效果較差,特別是對發動機垂直振動和扭矩振動的隔離作用不大,無法隔離多個方向的振動,容易造成客車整車振動較大,從而影響乘坐的舒適性。特別是對于緊湊型發動機,尤其變速箱不允許設置輔助支撐時,采用通用的發動機懸置裝置,使得發動機前后支撐點距離太近,發動機懸置結構不穩定,隔振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隔振效果良好的客車發動機懸置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客車發動機懸置裝置,包括一對前懸置結構和一對后懸置結構,所述前懸置結構和后懸置結構均對稱設置在左、右車架縱梁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懸置結構包括前懸置支架、前懸置軟墊以及前托架,所述前懸置支架用于連接發動機,所述前托架用于連接車架縱梁,所述前懸置軟墊用于連接前懸置支架和前托架;
所述后懸置結構包括后懸置支架、后懸置軟墊以及后托架,所述后懸置支架用于連接發動機,所述后托架用于連接車架縱梁,所述后懸置軟墊用于連接后懸置支架和后托架;
所述前懸置軟墊和后懸置軟墊均與左、右車架縱梁所在的平面之間具有40-50°夾角。
進一步地,所述前懸置支架包括L型支架一,該L型支架一的一側面開設有用于連接發動機的安裝孔一,L型支架一的另一側面端部設置有安裝面板一,該安裝面板一上開設有用于連接所述前懸置軟墊的安裝孔二,所述L型支架一上垂直設置有與安裝面板一相接的加強筋板一,所述安裝面板一與所述L型支架一用于安裝發動機的一側面的夾角為45°。
優選地,所述安裝孔一與安裝孔二成前后錯位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前懸置軟墊包括方形橡膠塊一,該方形橡膠塊一的兩端設置有安裝螺柱,所述方形橡膠塊一的中部設置有隔振加強板一。
進一步地,所述前托架包括L型支架二,該L型支架二上開設有用于連接車架縱梁的安裝孔三,L型支架二的兩側面之間連接有安裝面板二,該安裝面板二具有三段折面,其中位于兩端的折面分別與L型支架二的兩側面垂直,位于中部的折面開設有用于連接前懸置軟墊的安裝孔四,所述L型支架二與安裝面板二之間連接有加強筋板二,所述安裝面板二的中部折面與所述L型支架二用于安裝車架縱梁的一側面的夾角為45°。
進一步地,所述后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該U型支架的一側開口端設置有安裝面板三,該安裝面板三上開設有用于連接發動機的安裝孔五,所述安裝面板三具有向下延伸段,所述U型支架的下端傾斜設置有安裝面板四,該安裝面板四的一端固定設置在U型支架的底端,安裝面板四的另一端與所述安裝面板三的向下延伸段連接,所述安裝面板四上開設有用于連接所述后懸置軟墊的安裝孔六,所述安裝面板三與安裝面板四的夾角為45°。
優選地,所述安裝孔五與安裝孔六成前后錯位設置。
優選地,所述安裝面板四的一端超出所述安裝面板三的向下延伸段。
進一步地,所述后懸置軟墊包括U型上連接板、方形橡膠塊二以及下連接板,其中方形橡膠塊二設置在所述U型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之間,所述方形橡膠塊二的中部嵌入有隔振加強板二,該隔振加強板上開設有多個通孔,該通孔用于將方形橡膠塊二分布在隔振加強板二的上下部分融為一體。
進一步地,所述后托架包括成45°設置的安裝面板五和安裝面板六,該安裝面板五與安裝面板六之間連接有加強筋板三,所述安裝面板五上開設有用于連接車架縱梁的安裝孔七,所述安裝面板六上開設有用于連接后懸置軟墊的安裝孔八。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前后懸置結構都采用斜向支撐結構,可以多方向隔振,能有效隔離發動機與底盤之間的振動,并減少發動機機振動產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客車乘坐的舒適性;安裝孔的前后錯位設置,使得前懸置支架在發動機前懸置支撐點的基礎上前偏,后懸置支架在發動機后懸置支撐點的基礎上后偏,使發動機前后懸置支撐點距離拉大,不僅使得發動機懸置結構更加穩定,隔振效果更好,特別適用于緊湊型發動機的懸置。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99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