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0309.1 | 申請日: | 2015-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054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袁可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可意 |
| 主分類號: | B60F3/00 | 分類號: | B60F3/00;B60H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陸 兩用 行走 車輪 空氣 更新 循環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走車輪結構,尤其是在陸地或水中都可以行走的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
背景技術
現階段,所有的行走結構都是靠著車輪進行行走,其前行驅動力均是靠人力、電力、內燃機進行驅動行走,而且人們都是在車輪的外面來實現操縱,也多不能夠同時在陸地上或水中使用,不僅趣味性差并且還有一定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行走結構依靠車輪及額外動力驅動和人在車輪外操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該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不僅操縱者能夠在車輪內行走,鍛煉身體,并且能夠依靠人體自身的重量來驅動車輪前進,而且還能水陸通用,節約能源、綠色環保、趣味性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包括:橡膠滾輪、扒水板、大環架、支撐架、操縱把、操縱把支架、中環架、右半軸、進氣管、小環架、座板側支架、活動套、座板、重力錘、腳踏板、排氣管、排氣機、左半軸、封閉門;該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有一個由兩半個圓錐臺形的輪架合成的圓形輪,在圓形輪的最外圈有兩道圓環形的大環架,其大環架的外徑上套裝有橡膠滾輪,其大環架的內徑上鋪設有封閉的輕質透明腳踏板,在腳踏板的外圍面上設有橫向呈放射狀但低于橡膠滾輪的扒水板;在大環架的兩側分別為向兩側突出的十字形支撐架,在兩個十字形支撐架的中部分別設有圓環形的小環架,在小環架與大環架中間位置設有圓環形的中環架,在小環架的中心處分別固定連接有左半軸和右半軸,在左半軸和右半軸相對的一端套裝著活動套,通過活動套連接有兩相對應的坐板側支架,在兩坐板側支架之間裝有供人坐的座板,座板下面,配裝著重力錘;在座板側支架的上面,由活動套連接有向前上方傾斜的操縱把支架,在兩操縱把支架之間嵌裝有操縱把,由于重力錘始終是向下垂直的,所以向上傾斜的操縱把也始終處于向前上方的位置,這樣更便于操縱者操控和握持;在座板側支架的里側,連接有排氣機,排氣機直通排氣管,排氣管經過左半軸的中空部分,延伸到行走車輪一側以外的最高點進行排氣,行走車輪的另一側同時裝有進氣管,它穿過另一側右半軸的中空部與操縱把支架連接固定,它的作用是解決行走車輪內的空氣進氣更新循環;并且能始終隨著操縱把支架向上直立,不會從頂端進水。
所述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排氣管及進氣管均穿過左半軸和右半軸的中空部分,座板側支架和重力錘、座板、排氣機及進氣管固定連接成一個整體;當重力錘向下垂直時,排氣機、操縱把及進氣管、排氣管,即能夠始終保持直立向上,所以在水下行走時,排氣口與進氣口始終能夠高出水面進行氣體交換。
所述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在中環架與小環架之間設有封閉門,方便操縱者進入行走輪;當使用時,操縱者從封閉門進入到行走車輪中,站立在整個行走車輪的中心垂線的位置,雙手握持在操縱把上,腳踏在環狀腳踏板上向前行走,腳踏的快,行走車輪走的就快,腳踏的慢,行走車輪走的就慢;當需要調節方向時,操作者可以將操縱把左右晃動,即可操縱前進的方向,當操縱者累了或者是下坡不需要走動來驅動行走車輪時,操作者可以坐在座板上休息,行走車輪即自動行走;當在水中行駛時,行走車輪漂浮在水面上,行走車輪可以通過扒水板扒水前進,輕松便捷,毫不費力,前進吃水深度可以根據人體重量設計,其載重以達到可承擔人的重量而不使其下沉為標準,以人的體重100公斤計算,如果車輪使用輕質材料,其車輪直徑一般選擇3米左右,其車輪寬度選擇2米左右即可。
所述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當關閉封閉門,其行走車輪的兩個小環架以內為通風口,進行通風;
所述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當關閉封閉門,并且將行走車輪小環架以內的通風口全部封閉時,行走車輪可以潛下水底進行游走,開啟排氣機,使排氣管和進氣管進行氣體交換,所以操縱者不僅不會感到氣悶,反而只會感覺呼吸通暢,所以特別適宜休閑娛樂,觀光旅游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不僅能夠在車輪封閉的情況下,保持車輪內的空氣更新循環,而且人們能夠在車輪內行走,依靠人自身的重量來驅動車輪前進,水陸通用,節約能源、綠色環保、趣味性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原理圖。
圖2是水陸兩用行走車輪空氣更新循環結構的正視結構原理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可意,未經袁可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03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控制臂總成
- 下一篇:一種專用車爆胎保護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