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功率NPN型晶體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7374.0 | 申請日: | 2015-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80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崔峰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傲迪特半導體(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3 | 分類號: | H01L29/73;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紅 |
| 地址: | 2100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 npn 晶體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雙極型功率晶體,特別涉及功率NPN型晶體管。
背景技術
功率NPN型晶體管,一般耐壓很高,VCBO≥700V,功率很大,放大倍數不大,常用于電子鎮流器、節能燈、充電器及各類功率開關電路。雙極型功率晶體管通過硅三重擴散平面工藝,輸出特性好、電流容量大。反向電壓和集電區的摻雜雜質濃度,bc結的深度,基區的寬度,電極的寬度有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反壓,開關特性好,暗電流小的雙極型功率晶體管。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功率NPN型晶體管,在正方形的低摻雜N型硅的集電區上的正方形區域內,設有高摻雜P型硅的基區,基區上設有高摻雜N型硅的發射區,所述發射區由若干橫向和豎向排列的指狀小發射區組成,所述橫向和豎向排列的指狀小發射區沿晶圓片的對角線對稱設置,所述基區和所述發射區間隔分布,呈叉指狀;每個所述小發射區的上設有窄于小發射區的發射區接觸孔,發射區接觸孔通過發射極金屬化電極條連接至發射極電極;在相鄰兩個所述小發射區之間基區上設有基區接觸孔,基區接觸孔由基極金屬化電極條連接至基極電極;基極金屬化電極條和發射極電極條之間設有絕緣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雙極型功率晶體管的芯片厚度為252±15μm,集電結深度為62μm,發射結的深度為18μm,所述集電區的電阻率為65?·c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發射區接觸孔的寬為48μm,發射區接觸孔上覆蓋的金屬化電極條的寬度為112μ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基區接觸孔的寬為15μm,基區接觸孔上覆蓋的基區金屬化電極條的寬度為45μ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基區的外圍的集電區上設有高摻雜P型硅的保護環,用于減小暗電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基極電極和發射極電極設置在晶圓片的對角線上,節約晶圓片的面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槽的寬度為13μm。
本實用新型采用低摻雜的集電區,獲得高反壓。本實用新型的版圖,采用橫排和豎排叉指狀的發射區分布,不僅開關速度快,分布限流效果好,而且面積利用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晶體管邊緣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功率NPN型晶體管100,長、寬、高為1700μm×1700μm×252μm的、電阻率為65??·cm的低摻雜N型硅的集電區1上,設有高摻雜P型硅的基區2,基區2上設有高摻雜N型硅的發射區3,基區2和發射區3上設有二氧化硅膜11。發射區3由4個橫向和4個豎向排列的指狀小發射區31組成,橫向和豎向排列的指狀小發射區31沿晶圓片的對角線對稱設置,基區2和小發射區31間隔分布,呈叉指狀;每個小發射區31上的二氧化硅膜11上設有長方形的發射區接觸孔32,由發射區金屬化電極條4連接至發射極電極5。相鄰兩個小發射區31之間的基區的二氧化硅膜11上設有基區接觸孔21,由基區金屬化電極條6連接至基極電極8。絕緣槽10將發射區金屬化電極條4和基區金屬化電極條6分割開。
如圖2所示,功率NPN型晶體管的芯片,厚度為252μm,集電結深度為62μm。
小發射區31的深度為18μm,小發射區31接觸孔的寬為48μm,發射區金屬化電極條4的寬度為48μm。
基區2的厚度為62μm,基區接觸孔21的寬為15μm,基區金屬化電極條6的寬度為45μm。絕緣槽10的寬度為13μm。
基區2的外圍的集電區1上設有高摻雜P型硅的保護環,保護環上覆蓋有二氧化硅膜11和金屬7。保護環9包括最外層的高摻雜N型硅的第一保護環91,高摻雜P型硅的第二保護環92,第一保護環91外側與基區2的橫向距離為190μm,寬度為40μm,深度為18μm。第二保護環92內側與基區2的橫向距離為55μm,寬度為15μm,深度為62μm。
本實施例的功率NPN型晶體管100的VCBO=700V,VCEO=450V,IC=1.5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傲迪特半導體(南京)有限公司,未經傲迪特半導體(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73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電池背膜組裝臺
- 下一篇:薄膜晶體管基板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