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3848.3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771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桂明;卞金龍;于長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韓森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7/104 | 分類號: | F16F7/104;F16F7/11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247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電動三輪車 輔助 減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三輪車配件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三輪車輔助減震部件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現有的輔助減震結構都比較單一,減震效果差,不利于載重運輸,使用壽命比較短,其一方面表現在長期使用后易出現開裂或斷裂及生銹的現象,這給騎行者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表現在設計不合理,使得騎行中所產生的對車廂沖擊力較大,緩沖效果不明顯,尤其是在坑洼路面,嚴重時導致翻車現象,長期以往易導致車輪或車廂使用壽命縮短且存在安全隱患,同時運行過程中出現整體車輛控制不精準、不穩定,導致操控性能較差(尤其是老年人駕駛時),如何解決以上現象這是當前所亟待解決的。
因此,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其結構簡單、組裝使用方便,解決現有輔助減震裝置減震效果差,運行時在坑洼路面易出現翻車,及影響操控性能的問題,延長輔助減震裝置使用壽命,提高減震緩沖效果,及保證運行中具有精準的操控性能,滿足現有國家對電動三輪車輪轂設計及使用標準要求。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包括第一連接軸,及與第一連接軸連接的第二連接軸,及設置在第一連接軸上的第一定位圈,及設置在第一連接軸上且位于第一定位圈一側的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上的第二定位圈,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上且位于第二定位圈一側的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及設置在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上且兩端與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連接的彈性模塊,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上的兩對連接定位耳板,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一端的定位孔。
本技術方案的,所述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設置為平底凹槽型結構。
本技術方案的,所述彈性模塊為螺旋彈簧。
本技術方案的,所述第一連接軸的直徑小于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一定位圈直徑小于第二定位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組裝使用方便,解決現有輔助減震裝置減震效果差,運行時在坑洼路面易出現翻車,及影響操控性能的問題,延長輔助減震裝置使用壽命,提高減震緩沖效果,及保證運行中具有精準的操控性能,滿足現有國家對電動三輪車輪轂設計及使用標準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的彈性模塊定位圈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序號標注如下:1-第一連接軸、2-第二連接軸、3-第一定位圈、4-第二定位圈、5-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6-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7-彈性模塊、8-連接定位耳板、9-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3所示的一種應用于電動三輪車的輔助減震裝置,包括第一連接軸1,及與第一連接軸1連接的第二連接軸2,及設置在第一連接軸1上的第一定位圈3,及設置在第一連接軸1上且位于第一定位圈3一側的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5,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2上的第二定位圈4,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2上且位于第二定位圈4一側的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6,及設置在第一連接軸1、第二連接軸2上且兩端與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5、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6連接的彈性模塊7,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2上的兩對連接定位耳板8,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2一端的定位孔9。
進一步優選的,第一彈性模塊定位圈5、第二彈性模塊定位圈6設置為平底凹槽型結構,用于對彈性模塊7進行定位,與傳統的定位圈相比,其有效的降低彈性模塊7兩端與定位圈磨擦,延長彈性模塊7的使用壽命,提高減震緩沖效果;
彈性模塊7為螺旋彈簧,生產成本低且減震效果優、便于安裝;第一連接軸1的直徑小于第二連接軸2,第一定位圈3直徑小于第二定位圈4,分別與車廂、后橋連接,安裝組裝方便、牢靠。
其中,如圖2所示為了進一步的提高輔助減震裝置的使用效果,組裝時可依據需要增加彈性模塊7的數量為兩根,在提高減震緩沖作用的同時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且不影響正常的行駛操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韓森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韓森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38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發動機艙蓋的液壓減震器
- 下一篇:霧化降溫噴霧器氣泵的彈簧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