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1034.6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08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圣;崔小兵;李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圣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 |
| 代理公司: | 無錫大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趙臻淞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輪 儲能器 散熱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
背景技術
飛輪儲能系統作為化學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一種替代產品,具有壽命長、維護量小、高效率和高功率的優點。飛輪儲能依靠旋轉的飛輪轉子慣性把電能轉換為動能儲存起來,在停電的情況下實現不間斷電源供給。飛輪長期高速旋轉時,轉子的發熱量較大,在大電流集中放電的情況下,定子發熱量較大,如果熱量不能夠及時散出,過高的溫度就會對定子和轉子產生損害,導致整個機器損壞。同時,飛輪儲能器作為一種高速旋轉的機械裝置,軸承系統是其關鍵部件,軸承的潤滑和散熱效果的好壞也是整個系統能否可靠運行的關鍵。
現有飛輪儲能器的散熱方法,通常設計為流體泵驅動散熱液在循環系統里流動并進行熱交換,但是散熱區域非常有限,不能同時兼顧轉子、定子與軸承的散熱。而且為了減少高速旋轉飛輪因空氣摩擦帶來的能量損失,飛輪一般放置在真空或者氣壓較小的密閉容器中,真空環境中的循環系統工作壓力非常小,泵的進口壓力過小導致泵無法正常工作,并且也容易產生汽蝕,后果是散熱液供給不足導致設備過熱燒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飛輪儲能器散熱不能兼顧各部件、泵的進口壓力小不能正常工作,容易產生汽蝕無法散熱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從而不僅可以對定子、轉子、和軸承這些關鍵部件均進行散熱,同時也能兼顧軸承的潤滑。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所述飛輪儲能器由殼體與內部盤式電機組成,所述殼體為真空密封結構,殼體上下部分別設置有上油腔與下油腔,殼體內至少包含一組飛輪,飛輪的中心軸為中空芯軸,中央設置有軸孔,軸孔連通上油腔與下油腔;油箱設置在在殼體外部,油箱通過上油管連通至上油腔,通過回油管連通至下油腔,回油管上安裝有第三閥門、油泵與散熱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在上軸承座內,位于上軸承上方,設置有上密封件,將上油腔分隔為上軸孔腔與上軸承腔;在下軸承座內,位于下軸承下方,設置有下密封件,將下油腔分隔為下軸承腔與下軸孔腔;上軸孔腔、下軸孔腔與軸孔相連通,上軸孔腔與上油管相連通,下軸孔腔與第一回油管相連通;上軸承腔、下軸承腔與容器內腔相連通,下軸承腔與回油管相連通。
上密封件采用迷宮密封,可以允許部分油通過密封到達上軸承;下密封件具有足夠的密封度,使下軸孔腔內外有足夠的壓力差。
所述殼體由筒體、上蓋板與下蓋板組成并密封連接,上蓋板和下蓋板中央分別固定有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上軸承鑲嵌在上軸承座內形成上油腔,下軸承鑲嵌在下軸承座內形成下油腔。
下飛輪下表面布置有磁場方向和強度相同的環形的上永磁體,下蓋板上面也布置有磁場方向和強度相同的環形的下永磁體。
軸向相對,并且磁體互斥,構成了軸向的永磁軸承,承載了整個轉子的重量。
在定子盤上表面設置有散熱盤,散熱盤表面上設置有曲折環繞的曲線狀流道,散熱盤上方承接油箱下方設置的散熱進油管,散熱盤通過下方的散熱出油管連通至下油腔。
定子盤使用導熱但非導電材料。
若下油腔壓力小于油泵的進口壓力,打開真空閥門,允許空氣進入增大油壓防止汽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軸孔對轉子進行冷卻降溫,可以及時帶走高速旋轉的轉子的大量熱量,確保飛輪儲能器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密封件的設置將該回路與真空腔體隔離,可以保證泵的進口具有充分的進口壓力,并且避免低壓使泵產生汽蝕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冷卻油同時流經上下軸承,既可以對上下軸承進行散熱,也可以對其進行潤滑,保證了關鍵部件軸承的可靠工作。
本實用新型利用流經軸承的部分冷卻油,也可以對定子盤進行及時散熱。針對經常會出現大電流集中放電的特殊工作機型,通過設置獨立散熱油管與散熱盤,對定子進行單獨散熱,確保定子的穩定工作。
對于一些在工作中可以暫時降低容器真空度的機型,本實用新型設立了容器真空度調節措施,以暫時降低容器的真空度,使泵的進口壓力增大,避免泵的汽蝕,使泵正常工作,從而及時把油從下面的空腔抽回到油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中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盤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中剖圖。
圖4為圖3中的A部放大圖。
圖5為圖3中的B部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圣;,未經李文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10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液冷型永磁耦合器
- 下一篇: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