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1034.6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08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圣;崔小兵;李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圣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 |
| 代理公司: | 無錫大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趙臻淞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輪 儲能器 散熱 系統 | ||
1.一種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所述飛輪儲能器由殼體與內部盤式電機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真空密封結構,殼體上下部分別設置有上油腔(21)與下油腔(34),殼體內至少包含一組飛輪,飛輪的中心軸(5)為中空芯軸,中央設置有軸孔(6),軸孔(6)連通上油腔(21)與下油腔(34);油箱(24)設置在在殼體外部,油箱(24)通過上油管(23)連通至上油腔(21),通過回油管(32)連通至下油腔(34),回油管(32)上安裝有第三閥門(31)、油泵(33)與散熱器(29)。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在上軸承座(3)內,位于上軸承(4)上方,設置有上密封件(42),將上油腔(21)分隔為上軸孔腔(41)與上軸承腔(43);在下軸承座(8)內,位于下軸承(7)下方,設置有下密封件(45)與分隔片(48),將下油腔(34)分隔為下軸承腔(44)與下軸孔腔(46);上軸孔腔(41)、下軸孔腔(46)與軸孔(6)相連通,上軸孔腔(41)與上油管(23)相連通,下軸孔腔(46)與第一回油管(47)相連通;上軸承腔(43)、下軸承腔(44)與容器內腔相連通,下軸承腔(44)與回油管(32)相連通。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上密封件(42)采用迷宮密封,可以允許部分油通過密封到達上軸承(4);下密封件(45)具有足夠的密封度,使下軸孔腔(46)內外有足夠的壓力差。
4.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由筒體(1)、上蓋板(2)與下蓋板(9)組成并密封連接,上蓋板(2)和下蓋板(9)中央分別固定有上軸承座(3)和下軸承座(8),上軸承(4)鑲嵌在上軸承座(3)內形成上油腔(21),下軸承(7)鑲嵌在下軸承座(8)內形成下油腔(34)。
5.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下飛輪(16)下表面布置有磁場方向和強度相同的環形的上永磁體(17),下蓋板(9)上面也布置有磁場方向和強度相同的環形的下永磁體(18),上永磁體(17)和下永磁體(18)磁場強度相等,軸向相對,并且磁體互斥,構成了軸向的永磁軸承,承載了整個轉子的重量。
6.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定子盤(13)上表面設置有散熱盤(27),散熱盤(27)表面上設置有曲折環繞的曲線狀流道(37),散熱盤(27)上方承接油箱(24)下方設置的散熱進油管(25),散熱盤(27)通過下方的散熱出油管(30)連通至下油腔(34)。
7.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定子盤(13)使用導熱但非導電材料。
8.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輪儲能器的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下油腔(34)壓力小于油泵(33)的進口壓力,打開真空閥門(35),允許空氣進入增大油壓防止汽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圣;,未經李文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103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液冷型永磁耦合器
- 下一篇: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