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池組排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51325.2 | 申請日: | 2015-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8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軍;徐愛琴;趙久志;陳康偉;張寶鑫;陽斌;劉舒龍;劉濤;王詩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2 | 分類號: | H01M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組 排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池組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在環境污染日益加劇,能源形勢日益嚴峻的現代生活中,電動汽車無疑以其對排碳量減少無可非議的貢獻受到全球的關注。當前與電動汽車有關的研究熱點很多,但動力電池技術無疑是其中重之又重的一塊領域。
動力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自放電小等優良特性是我國新能源的重點發展項目,在電動汽車領域正在加速推廣應用。隨著動力電池體積的增大、能量的變高、使用環境變惡劣,密封的電池因受損而產生氣體引起爆炸的可能性及爆炸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在增大。為了防止動力電池爆炸,通常的做法是在動力電池蓋帽上集成排氣防爆裝置。
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電池組熱管理系統為開放式或者密閉式,開放式熱管理系統主要通過風機將防爆閥排出氣體送出車外,此種方式安全系數不高,由風機抽出氣體很難全部排出乘員艙外;密閉式熱管理不存在排出氣體問題,若電池單體出現防爆閥氣體泄漏,則氣體全部集聚于電池包內部,此種方式容易導致電池組內外壓力差,從而可能導致爆炸。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組排氣結構,通過在電池組外部設置排氣組件,利用排氣組件和電池組之間的配合來解決原有開放式熱管理系統安全性不高、容易將有毒氣體導入車內的問題,或者密閉式熱管理系統中電池泄露的氣體不易排出,容易因電池組內外壓力差過大而導致電池爆炸的問題,有效提高電池組的使用穩定性和安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池組排氣結構,包括:電池組,其固定在后排座椅背面車身上;排氣組件,包括:第一連接管,其將所述電池組與所述排氣組件相連接;三通接頭,其設置在所述排氣組件的最末端;所述三通接頭的橫向兩端接頭分別與所述電池組相連接;四通接頭,其設置在所述排氣組件的中部;所述四通接頭的橫向兩端接頭分別與所述電池組相連接;第二連接管,其兩端分別與所述三通接頭和所述四通接頭相連接;安裝接頭,其設置在所述排氣組件的最前端,且與所述電池組固接;所述安裝接頭的一端與所述四通接頭相連接,另一端與車身上的排氣導管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池組的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管相套接的接口。
優選地,所述接口與所述第一連接管相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卡箍。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三通接頭和所述四通接頭相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卡箍。
優選地,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三通接頭和所述四通接頭相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卡箍。
優選地,所述四通接頭為方盒槽狀結構,其頂端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四通接頭的頂端相膠合。
優選地,所述四通接頭與所述安裝接頭相連接端設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與車架上的限位卡扣相卡接。
優選地,所述安裝接頭上設置有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所述第一導管的一端與所述四通接頭過盈套接,另一端為密封結構;所述第二導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導管垂直相接,另一端與車身上的連接導管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安裝接頭上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第二導管之間形成安裝平面,所述安裝接頭通過穿過所述安裝平面的螺栓與所述電池組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組排氣結構,通過在電池組外部設置排氣組件,利用排氣組件上的第一連接管與電池組相連接,并通過三通接頭、四通接頭、第二連接管和安裝接頭將管路連通為一整體,當電池組中的電池因為電路短路或受到外力擠壓而產生內部壓力過大時,通過排氣組件可以將電池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氣體排出車外,從而大幅提高電動車電池的使用穩定性和安全性,由于有毒氣體可以通過排氣組件快速排出,不會進入到車內,從而還能提高車內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性,同時排氣組件是由多個零件拼裝組合而成,當其中某個零件出現故障或破損時,通過拼裝組合可以快速的進行更換和維修,有效的提高了電池組排氣結構的便利性,減少安裝和維修的工時。
附圖說明
接下來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池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排氣組件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排氣結構裝配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連接管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三通接頭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四通接頭結構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連接管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513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