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硒蛋白磷脂保健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72124.0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48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姚海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海斌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蛋白 磷脂 保健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硒蛋白磷脂肌醇的保健品及其制備方法, 具體涉及啤酒酵母硒蛋白與大豆卵磷脂和肌醇復合配伍而成的保健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人和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1972年,Roetueh 證實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Px)的活性成分,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硒是人和動 植物體內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中國營養學會公開的資料顯示——補充適量的硒可以預防 和治療克山病、癌癥、大骨節病、糖尿病等40多種慢性疾病。
硒的主要生物學功能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催化還原型谷胱甘肽 (GSH)變成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使有毒的過氧化物變為無毒的羥基化物(ROH),其化學 反應式為:
GSH-Px
H202+2GSH→GSSG+2H20
GSH-Px
ROOH+2GSH→RSH+GSSG+2H20
在GSH-Px分子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的唯一分子是硒,ROOH與H2O2在GSH-Px催化下被 分解,從而保護了細胞及其組織不被氧化物損傷,特別是保護細胞膜和細胞器的膜。
蛋白質中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中的硫被硒取代,形成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 酸,富含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的蛋白質統稱硒蛋白。硒蛋白是主要的有機硒,與無機 硒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磷脂的主要功效是保護肝臟、降低膽固醇和調節血脂。大豆卵磷脂是以大豆為原 料制成的一種混合磷脂,它由卵磷脂、腦磷脂和肌醇磷脂等組成,是人體細胞(細胞膜、核 膜、質體膜)的基本成分,在細胞膜轉運作用和膜中酶催化活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肌醇能夠降低膽固醇,可用于脂肪肝、肝炎、早期肝硬化及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等, 并有促進毛發健康生長、防止脫發、幫助體內脂肪的再分配、鎮靜等作用。肌醇在供給腦細 胞營養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這些富貴病也隨之而來,困擾著 人們的生活。從已有的文獻報道來看,單純的補硒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效果,說法不 一,有的報道有效,有的報道效果不明顯。在人類追求健康的21世紀,大健康的理念已逐漸 深入人心的今天,急需發明一種呵護人類健康的保健品來滿足人類追求營養均衡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硒蛋白、大豆卵磷脂、肌醇的保健品,用于滿足人 們對均衡營養的需求,起到提高人體健康的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為:硒蛋白(以硒計) 30-400×10-6份,大豆卵磷脂0.25-12份,肌醇0.1-3份。
上述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優選為:硒蛋白 (以硒計)100×10-6份,大豆卵磷脂10份,肌醇1份。
上述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還可以優選為:硒 蛋白(以Se計)200×10-6份,大豆卵磷脂8份,肌醇1份。
上述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還可以優選為:硒 蛋白(以Se計)100×10-6份,大豆卵磷脂0.25份,肌醇0.1份。
上述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還可以優選為:硒 蛋白(以Se計)200×10-6份,大豆卵磷脂0.5份,肌醇3份。
上述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還可以優選為:硒 蛋白(以Se計)300×10-6份,大豆卵磷脂0.5份,肌醇3份。
上述硒蛋白磷脂保健品,以重量份數計,所述保健品的原料組成還可以優選為:硒 蛋白(以Se計)50×10-6份,大豆卵磷脂0.4份,肌醇0.4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海斌,未經姚海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21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