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摩擦材料自動稱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47773.5 | 申請日: | 2015-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71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先勇;姜城;崔飛飛;張輝;周運超;徐學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G13/02 | 分類號: | G01G13/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摩擦 材料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電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摩擦材料自動稱料裝置。適用于化工、染料、醫藥、礦產等行業中膏狀、濾餅狀、松散的微細顆粒等含濕物料的輸送。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汽車密封摩擦材料加料設備生產企業大多沿用傳統的生產工藝,產品質量不穩定、誤差大、效率低、摩擦材料的配料效果不理想,影響汽車摩擦片質量并進而影響行車安全。國內相關摩擦材料的自動稱量裝置質量主要存在稱料精度、稱料效率、環境污染、損耗等方面的問題未能很好解決。難以保證高效生產和精密加工的質量要求。亟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摩擦材料自動稱料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是一種應用現代電子技術、采用雙核、雙攪龍、自動分撿技術開發研制的全自動、高精度、高效率、無粉塵、結構簡單、易造好修、操作方便的汽車摩擦材料的自動稱料裝置。采用雙高精度儀表計量、自動分撿,上料采用真空吸附裝置,送料采用雙攪籠機構,其攪籠為一個實芯變距式結構——變螺距攪龍式給料器和一個雙螺旋輸送器,稱重單元相應為雙核工作。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汽車摩擦材料自動稱料裝置,包括儲料機構、真空上料機構、送料機構、稱量機構、傳送機構和PLC控制系統,所述真空上料機構的上部與原料儲料箱4連接,下部與供料攪籠及料倉封閉連接;
所述儲料機構包括電動機Ⅰ1、減速器Ⅰ2、攪拌刀3、儲料箱4、進料口5,所述電動機Ⅰ1通過減速器Ⅰ2與攪拌刀3連接,攪拌刀3固定在儲料箱4內部,在儲料箱4與真空上料機構之間設有進料口5;
所述上料機構包括真空泵6、過濾器7、料斗8、倉料門9,所述料斗8通過真空泵6、過濾器7與儲料箱4固定連接,料倉門9固定在料斗8的下端,并與送料機構的變螺旋攪龍式給料器12和雙螺旋輸送器13封閉連接;
所述送料機構包括電動機Ⅱ、Ⅲ10、11、變螺距攪龍式給料器12、雙螺旋輸送器13、減速器Ⅱ、Ⅲ14、15,所述電動機Ⅱ、Ⅲ10、11分別通過減速器Ⅱ、Ⅲ14、15與變螺距攪龍式給料器12、雙螺旋輸送器13連接;
所述稱重機構包括卸料閥21、稱重傳感器22、稱重料斗23,所述稱重料斗23與送料機構的出料口31位置相對應并固定連接在下面,卸料閥21通過稱重傳感器22與稱重料斗23相連接;
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傳送帶16、推送機構Ⅰ、Ⅱ17、20、送料杯18、形程開關Ⅰ、Ⅱ19、25、出料臺24,所述傳送帶16固定在機體29上且位于卸料閥21下方,推送結構Ⅰ、Ⅱ17、20和行程開關Ⅰ、Ⅱ19、25分別設置在傳送帶16上,出料臺24設置在傳送帶16的端部;送料杯18設置在傳送帶16上。
所述的真空泵6上帶有壓縮空氣管道,真空泵6下設有過濾器7,且之間設有反吹管道,過濾器7下方為密封的料斗8。
所述的變螺距攪龍式給料器12、雙螺旋輸送器13的出料口下方設置有稱重料斗23,稱重料斗23置于稱重傳感器22之上。
所述的電動機Ⅰ、Ⅱ、Ⅲ1、10、11、倉料門9、推送機構Ⅰ、Ⅱ17、20、稱重傳感器22、稱重料斗23、行程開關Ⅰ、Ⅱ19、25分別與PLC控制系統電連。
所述的倉料門9是:柱塞27由連桿28或氣動液壓缸推動作直線往復運動,柱塞28向前移動時,將容腔中充填的物料推向出料口31,經出料口31卸入待裝的容器內,柱塞27向后退至原位后,物料再由料斗8流入容腔;容腔容積的大小可由調節螺桿26調節活門30得到。
所述的雙螺旋輸送器13的螺旋軸是左右旋向,旋轉轉速同步且向內轉動,左右螺桿的螺旋片即螺棱A是薄板結構,螺梭A寬度比螺槽B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稱料過程全自動化、無粉塵,且有精度高、效率高、結構簡單、自動稱量、自動循環裝杯、易造好修、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節省原料、改善作業環境、產品質量大大提高等優點。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稱料杯輸送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料倉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雙螺旋輸送器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477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端成型裝置
- 下一篇:一種折彎機的斜楔式撓度補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