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碰撞試驗用假人頸部替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17812.7 | 申請日: | 2015-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45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吉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德興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6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板 彈性機構 殼體 輸出 汽車碰撞試驗 假人頸部 替代裝置 連接桿 連接孔 線纜孔 空腔 貫通 彈性支撐力 連接板中部 殼體內部 殼體軸線 上下表面 上表面 輸出力 下表面 形變量 圓片狀 通孔 穿過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碰撞試驗用假人頸部替代裝置,包括:殼體,其呈圓柱形,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空腔,沿所述殼體軸線設置有貫通的線纜孔;連接板,其呈圓片狀,所述連接板固定于空腔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連接板中部開設有通孔,以使所述線纜孔貫通;連接桿,其兩端與所述殼體的上下表面固定,所述殼體與連接板上均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桿從所述連接孔穿過;可輸出式彈性機構,其設置于同一空腔內上下兩個連接板之間且與上下兩個連接板固定連接,可輸出式彈性機構能提供彈性支撐力,并將力的大小進行輸出,同時通過輸出力的大小得到所述可輸出式彈性機構的形變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碰撞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碰撞試驗用假人頸部替代裝置。
背景技術
伴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汽車安全性在評價汽車的性能方面日趨重要,尤其是車輛乘員碰撞安全保護技術,更是成為國內外汽車市場的產品核心競爭技術和研究的重點。國內汽車上市前必須強制進行汽車碰撞試驗,并以此作為檢驗汽車安全性能的標準。在汽車碰撞試驗中,通常使用假人模型來檢測汽車的碰撞性能。假人作為汽車安全性的第一體驗者,為汽車安全性能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碰撞實驗假人是根據人體工廠學原理,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試驗儀器,它可以代替人體用于汽車碰撞試驗,從而模擬出真人受到的傷害情況,并可以重復使用。假人需要在體態特征、傷害指標方面,必須能夠準確的反映出真人的真實情況。因此為了制造假人,就必須要有大量翔實而準確的人體數據。
在實際的碰撞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骨折、肌肉損傷、顱腦傷害等,而現有假人無法重現真實人體在碰撞過程肌肉、骨骼的受力情況。正因如此,現有的假人無法重現真實人體在碰撞過程中受肌肉而影響的運動特性,經常會出現在現有碰撞規程下碰撞安全性能較高的汽車在真實交通事故中不能很好地保護駕駛員的情況。這與車輛乘員碰撞安全性能設計使用的假人無法真實反映人體的力學特性造成的。碰撞中由于人體頸部較為脆弱,對頸部的保護措施又很少,因此頸部很容易受到碰撞傷害。傳統假人通常是通過設置多軸加速度傳感器來測量碰撞數據,而多軸加速度傳感器難以測量出骨骼肌肉的間的內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裝置來準確測量出頸部的受力情況,為汽車碰撞試驗提供可靠的數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設計開發了一種汽車碰撞試驗用假人頸部替代裝置,目的是解決現有假人頸部載荷測量困難的缺陷,能較為準確的測量測出假人頸部的受力及形變情況,為汽車碰撞試驗提供了數據支持。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汽車碰撞試驗用假人頸部替代裝置,包括
殼體,其呈圓柱形,所述殼體內部自上而下設置有至少兩個空腔,沿所述殼體軸線設置有貫通的線纜孔;
連接板,其呈圓片狀,所述連接板固定于所述空腔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連接板中部開設有通孔,以使所述線纜孔貫通;
連接桿,其兩端與所述殼體的上下表面固定,所述殼體與連接板上均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桿從所述連接孔穿過;所述連接桿至少設置有三個,且相對于殼體軸線均為布置;
可輸出式彈性機構,其設置于同一空腔內上下兩個連接板之間且與上下兩個連接板固定連接,在同一空腔內所述可輸出式彈性機構的數量與連接桿的數量相同;所述可輸出式彈性機構上設置有輸出線,所述輸出線經線纜孔穿出;可輸出式彈性機構能提供彈性支撐力,并將力的大小進行輸出,同時通過輸出力的大小得到所述可輸出式彈性機構的形變量。
優選的是,所述殼體采用硬橡膠材質。
優選的是,所述殼體內嵌有環形內嵌板,以增強所述殼體的強度。
優選的是,所述殼體頂部設置有頭部連接孔,用于連接假人頭部,所述殼體底部設置有胸部連接孔,用于連接假人胸部。
優選的是,所述連接桿采用彈性碳纖維材料制成。
優選的是,所述連接桿設置有四個,相對于殼體軸線均勻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德興,未經陳德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178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