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河船舶岸電電纜收放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868171.0 | 申請日: | 2015-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56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哲;李俊杰;宋忠友;高晉;李杰;徐瑞林;陳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1/02 | 分類號: | H02G11/02;B65H7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 地址: | 401123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河 船舶 電纜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河船舶岸電電纜收放系統,包括躉船、跳船和浮橋以及設置在躉船上的電纜卷筒,躉船的邊側固定設有邊沿導輪組,跳船的兩側均固定設有邊沿導輪組,跳船的中心處固定設有中間導輪,躉船與跳船之間固定設有浮橋。本發明通過在跳船和躉船上裝設電纜導輪組,電纜全部敷設在導輪上,極大減少電纜在拖動過程中與跳船和躉船甲板和船邊沿的摩擦;裝設在船邊沿的電纜導輪組減少電纜與船邊沿的摩擦;另外,在舶船側和岸側各裝設一臺恒張力電纜卷筒,兩臺電纜卷筒協同工作,共同負責電纜收放,保證電纜處于張緊狀態且其所受拉力在允許范圍內,同時根據舶船與河岸距離的變化依靠機械調整電纜長度,無需人工搬動電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纜收放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內河船舶岸電電纜收放系統。
背景技術
船舶岸電是電能替代的重要應用,可減少靠岸船舶因使用柴油發電而造成的港口污染,起到良好的環保效益。目前船舶岸電系統在沿海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海港型岸電為直壁式岸電,電纜卷筒裝設在岸邊,電纜沿岸壁敷設,由于海水落差較小,可以很容易通過控制電纜卷筒收放電纜實現電纜長度隨水位的調節,同時因為電纜垂直施放,在收短或放長電纜時電纜基本不會受到摩擦,外層絕緣受到的破壞也較小,電纜使用壽命較長,基本不需人工搬動。
然而,海港型岸電系統的電纜收放部分在內河岸電中不在適用。內河港口岸邊水深不足,為了保證較大船舶停靠,需要增加船舶停靠處水深,一般會通過跳船和躉船過渡,舶船與躉船相連,保證舶船安全可靠停靠和船上用品的有效補給。由于在內河港口中施放岸電電纜會由于船——岸距離較遠,電纜只能在跳船和躉船上施放,一方面水位變化引起舶船和河岸水平距離的變化,需要及時調整電纜長度,保證電纜合理受力,另一方面采用電纜直接敷設在跳船上的方式,在跳船上拖動電纜以及跳船隨著水流擺動時都會對電纜外層絕緣造成損害,不利于電纜長期使用和安全供電,另外由于內河岸電普遍采用低壓(400V)供電方式,選擇電纜時為了滿足負荷要求,電纜直徑較粗,通常采用150mm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內河船舶岸電電纜收放系統,有效的減少了移動過程中電纜受到的摩擦,同時提高了內河岸電的可行性,有利于船舶岸電技術在內河的推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內河船舶岸電電纜收放系統,包括躉船、跳船和浮橋以及設置在所述躉船上的電纜卷筒,所述躉船的邊側固定設有邊沿導輪組,且所述邊沿導輪組由兩個垂直導輪和兩個水平導輪組成,所述跳船的兩側均固定設有邊沿導輪組,所述跳船的中心處固定設有中間導輪,所述躉船與所述跳船之間固定設有所述浮橋;
兩個所述水平導輪由兩個高低不同的相同規格導輪組成,且靠近船邊沿的所述水平導輪位置較低。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纜卷筒、所述邊沿導輪組和所述中間導輪均設置在同一條水平直線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跳船設置有若干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681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燃料電池組的端板的加熱裝置
- 下一篇:排出機構和圖像形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