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奧氏體不銹鋼薄壁管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766793.2 | 申請日: | 2015-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2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李長英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陜西一品達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億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賈苗苗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奧氏體 不銹鋼 薄壁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奧氏體不銹鋼薄壁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粗車,在C6l63臥車上,四爪卡盤夾工件左端外圓,尾架上四爪卡盤工裝夾工件右端內(nèi)孔,找正外圓和大平面,保證兩者均有加工余量,車各外圓和臺階端面,留2mm加工余量,右端架中心架,找正工件外圓使圓跳動在0.05mm以內(nèi),卸尾架、四爪卡盤工裝,車內(nèi)孔留1mm余量,按實際尺寸加工右端悶頭,與工件內(nèi)孔配作,間隙為0.01mm,調(diào)頭,四爪卡,盤夾工件外圓,中心架架左端外圓,找正工件外圓跳動在0.05mm以內(nèi),找正工件母線兩個方向直線度小于0.05mm,車內(nèi)孔和端面,內(nèi)孔配作左端悶頭,配合間隙為0.1mm-0.15mm,其余尺寸保留2mm加工余量;
第二步,鉗,與左端悶頭配加工工件上左端螺孔,加工時注意孔的方位,并注意端面余量對孔深的影響,將左右端悶頭裝到工件上;
第三步,粗銑,在X5032立式升降臺銑床上用分度頭上三爪夾左端悶頭外圓,頂尖頂右端悶頭中心孔裝夾工件,并找正工件外圓跳動小于0.05mm,使工件軸線與機床X向、Z向軸線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平行度小于0.05mm,加工各臺階面,各保留0.3mm-0.5mm加工余量,加工大孔,孔徑應(yīng)保留4mm加工余量,加工右端外壁上兩鍵槽,鍵槽底面應(yīng)保留0.5mm加工余量,兩側(cè)面應(yīng)保留1mm加工余量;
第四步,粗鏜,在T68和T6l7鏜床上,上墊鐵、壓板、螺栓,裝工件,墊鐵放在機床工作臺上,以工件上下大平面定位放在墊鐵上,螺栓從前壁板上的孔中穿出,用壓板壓前壁板背面固定在機床工作臺上,找正工件,校右端基準外圓和左端外圓的兩個方向直線度小于0.05mm,并使工件外圓基準的跳動小于0.01mm,加工右端內(nèi)壁兩槽和退刀槽;
第五步,熱處理,時效處理,時效熱處理時左端悶頭不能卸下,右端悶頭應(yīng)當卸下;
第六步,半精車,在C6l63臥車上,四爪卡盤夾左端悶頭外圓,尾架上四爪卡盤工裝撐右端內(nèi)孔,找正在0.05mm以內(nèi),在右端架中心架,卸尾架四爪卡盤工裝,車右端內(nèi)孔留余量0.4mm-0.5mm,另配作一右端悶頭配合間隙小于0.01mm,頂尾架,卸中心架,車所有外圓和端面,外圓保留0.4mm-0.5mm加工余量,端面保留0.5mm加工余量;
第七步,熱處理,時效處理,時效熱處理時兩端悶頭均應(yīng)卸下,讓工件內(nèi)應(yīng)力完全釋放;
第八步,二次半精車,在C6l63臥車上,上左端悶頭,四爪卡盤夾左端悶頭外圓,尾架上四爪卡盤工裝撐右端內(nèi)孔,找正使兩端外圓跳動小于0.01mm,在右端架中心架。
卸尾架四爪卡盤工裝,車右端內(nèi)孔保留0.1mm-0.15mm加工余量,配作第3只右端悶頭配合間隙小于0.01mm,尾架頂右端悶頭中心孔,車外圓成,其它全部車成,螺紋用螺紋環(huán)規(guī)檢驗;
第九步,精銑,在MAHOl200C數(shù)控銑床上進行,精銑時用數(shù)控分度頭上三爪卡盤夾左端悶頭外圓,尾架頂尖頂右端悶頭中心孔裝夾工件,并應(yīng)找正工件外圓跳動小于0.01mm,工件軸線與機床X向、Z向軸線在水平和垂直兩方向上的平行度小于0.02mm,精銑所有平面、光孔和槽達圖紙要求,同時加工所有螺孔底孔;
第十步,精車,在C6l63臥車上進行,三爪卡盤夾左端悶頭外圓和尾架頂右端悶頭中心孔裝夾工件,車外圓到尺寸,左右兩端車到要求尺寸;
第十一步,磨,三爪卡盤夾左端悶頭外圓和尾架頂右端悶頭中心孔裝夾工件,磨左、右兩端外圓到尺寸,作為找正基準;
第十二步,精鏜,在臥式鏜床T68上,上墊鐵、壓板、螺栓,裝工件,墊鐵放在工作臺上,以工件上下大平面定位放在墊鐵上,螺栓從前壁板上的孔中穿出,用壓板壓前壁板背面固定在工作臺上,找正工件,校右端基準外圓和左端外圓的兩個方向直線度小于0.05mm,檢查工件外圓基準的跳動小于0.01mm,加工右端內(nèi)孔,剩余0.05mm余量時,停止加工,檢查內(nèi)孔各方向和軸向位置實際測量值情況后繼續(xù)加工該孔到中間公差,調(diào)頭,機床工作臺旋轉(zhuǎn)l80°找正工件,校右端基準,外圓和左端外圓的兩個方向直線度小于0.05mm,加工左端內(nèi)外圓和端面尺寸至要求;
第十三步,車,與內(nèi)孔配作第4只右端悶頭,配合間隙小于0.01mm,打中心孔使其與基準外圓跳動小于0.01mm;
第十四步,磨,將左右端悶頭裝到工件上,磨工件至圖紙要求。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陜西一品達石化有限公司,未經(jīng)陜西一品達石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66793.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中空傳動軸加工方法
- 下一篇:捆綁花蘭的制造組裝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