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527200.7 | 申請日: | 2015-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7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江楓;陳明育;鄧遠東;龍輝;張俊鋒;韋玲;黃自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梧州市明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1/06 | 分類號: | C08B31/06;C08B3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黃為;蔡國 |
| 地址: | 5467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性 淀粉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酯化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屬于淀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變性淀粉功能性越來越強,業內人士對其認知度越來越高,變性淀粉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大。在肉制品中添加適量的淀粉,可以改善制品的保水性和組織狀態,變性淀粉對天然淀粉進行了物理、酶和化學方法處理,改變了淀粉的天然性質,增加其功能性或引進新的特性,從而在應用中提高了產品質量,變性淀粉能顯著改善肉糜的持水性和乳化性,并能使肉糜制品具有良好的組織狀態和口感,其作用效果要優于馬鈴薯原淀粉。在肉丸生產中使用具有對高溫、酸性、剪切力及冷凍穩定的木薯變性淀粉,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品質,還非常適合于新工藝生產,還可以增強制品的彈性、韌性及結著性,提高保水、保油性等。變性淀粉不僅能以一種配料和添加劑的面目出現,為食品提供需要的結構和穩定期,同時,也有一些品種開始向人類提供保健的功能而引起人們關注。膳食纖維又稱抗消化性淀粉,是一種特殊的轉化淀粉。由于不被人體消化吸收,可以使熱量的吸收減少,也可以幫助消化,添加在各類食品中增加保健功能,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餐膳中尤為理想。作為脂肪替代物的變性淀粉,是一類糊精、酶解或酸解產品,在焙烘、肉制品、冰淇淋等食品中取代脂肪,不僅具有脂肪的質感,更重要的是減少人體脂肪的攝取量,使人類的飲食結構更為合理。雖然這類產品目前在國內的推廣仍有一定的難度,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食品的健康性將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這類變性淀粉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復合磷酸鹽是一種常見的分散劑,工業上用于水處理、陶瓷、印染、造紙等國民經濟各領域;食品級的六偏磷酸鈉用作食品添加劑,主要利用其分散作用。也是一種保水劑,在食品中廣泛應用于食品生產的各個領域,對食品品質的改良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對肉制品的保水性、凝膠強度、成品率的作用,另外對糧油制品、海產品等均有不同的作用效果。磷酸鹽是目前世界各國應用最廣泛的食品添加劑,目前我國已批準使用的磷酸鹽共8種,包括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焦磷酸鈉、磷酸三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酸式焦磷酸鈉、焦磷酸二氫二鈉,在食品中添加這些物質可以有助于食品品種的多樣化,改善其色、香、味、形,保持食品的新鮮度和質量,并滿足加工工藝過程的需求,在食品中是很重要的品質改良劑。復合磷酸鹽就是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磷酸鹽的統稱。同時也是一種緩沖劑,在溶液中起到緩沖作用,可避免pH的大范圍波動,保持深夜體系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酯化變性淀粉的乙酰基含量、產品的穩定性和淀粉的白度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的:
一種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方法:
1)用木薯或者玉米原淀粉與水制成漿液濃度為35~40wt%的原淀粉漿;
2)向步驟1)的原淀粉漿加入酸度調節劑調節漿液pH值4.0~5.0,加入原淀粉重量的2~5%復合磷酸鹽攪拌10-20分鐘,并將溫度調節到35~40℃,酯化反應1~1.5小時;
3)向步驟2)反應后的原淀粉漿的加入堿性催化劑調節pH值6.0~7.0,再加入抑制劑,反應15~25分鐘,然后加堿性催化劑調節pH值10.5~11.5;并調節溫度到38~48℃,加入酯化劑反應2~4小時后將原淀粉漿的溫度降低到25~30℃,用中和劑將pH值調節到5.5~6.0,得半成品酯化變性淀粉。
4)將步驟3)中和后的原淀粉漿洗滌、離心、烘干,使水分控制在15%以下,即得成品酯化變性淀粉。
進一步的,上述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步驟2)所述的復合磷酸鹽為三聚磷酸鈉或六偏磷酸鈉或焦磷酸鈉或磷酸三鈉或磷酸氫二鈉或磷酸二氫鈉中的任意兩種以上組合。
進一步的,上述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步驟2)所述的酸度調節劑為鹽酸。
進一步的,上述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步驟3)所述的抑制劑為硫酸鈉或氯化鈉,加入量為原淀粉重量的2~6%。
進一步的,上述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步驟3)所述的堿性催化劑為3~5wt%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或碳酸鈉水溶液。
進一步的,上述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步驟3)所述的酯化劑為醋酸乙烯,加入量為原淀粉重量的4~8%。
進一步的,上述的變性淀粉的生產方法,步驟3)所述的中和劑為鹽酸或硫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梧州市明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梧州市明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272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