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510902.4 | 申請日: | 2015-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65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植田憲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1/00 | 分類號: | B60C11/00;B60C1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 ||
一種充氣輪胎。本發(fā)明提供兼顧了優(yōu)秀的高速耐久性與耐磨耗性的輪胎。在該輪胎(3)中,從赤道面CL至胎面端(28)為止的胎面表面的外廓(35)由多個向徑向外側凸出的圓弧形成。在所述圓弧中,將從赤道面CL朝向軸向外側為第i個的圓弧設為Ci,將該圓弧Ci的半徑設為Ri時,圓弧C(i+1)與圓弧Ci在它們的交點相切。半徑R(i+1)在半徑Ri以下。將相對于軸向傾斜了角度θ的假想線設為Lt,將該假想線Lt與胎面表面的外廓(35)相切時的切點設為Pt,將從赤道面CL至該切點Pt的軸向寬度設為Wt時,傾斜角度θ為3°時的所述寬度Wt相對于從赤道面CL至所述胎面端(28)的軸向寬度W的比率小于65%。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車輛的高性能化,而要求輪胎具有高的高速耐久性。因高速行駛而易受損傷的部位是胎肩部以及胎側部。作為胎肩部的代表性的損傷,有胎面表面剝離的掉塊或在帶束端簾線從其周圍的橡膠剝離的緩沖層邊緣松動(BEL:Breaker Edge Loose)。該情況特別是多產生于扁平率為55%以下的輪胎。作為胎側部的代表性的損傷,有邊口與胎體的剝離(松動)。這特別是多產生于扁平率為60%以上的輪胎。抑制上述損傷在高速耐久性的提高方面是重要的。
為了實現轉彎時的行駛穩(wěn)定性,多數車輛采用了負外傾角。在帶有外傾角的輪胎中,存在高速耐久性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在該輪胎中,與不帶有外傾角的輪胎相比,向胎肩部、胎側部的負載增加。
為了使高速耐久性提高,有過變更胎肩部的構造、其構成要素的材質的嘗試的報告。在日本特開2013-107518公報的輪胎中,通過卷繞雙層帶束層的端部中用于構成束帶層的帶,而抑制BEL的產生。在日本特開2013-116644公報的輪胎中,通過對束帶層應用拉伸伸長率小的簾線,抑制BEL的產生。除此之外,可舉出有增加端束帶層的寬度、片數的方法、增大帶束層的寬度的方法等。無論哪種方法都能提高胎肩部的剛性。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07518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16644公報
如上所述,目前為止的使高速耐久性提高的方法是使胎肩部的剛性增大。因此,胎肩部的接地面積變小。這使胎肩部處的接地壓力增大。這成為促進胎肩部處的胎面的磨耗的重要因素。該磨耗在帶有外傾角時被更大地促進。
圖5是表示現有的輪胎1接地的狀態(tài)以及該輪胎1的接地形狀2的示意圖。外傾角被設定為3°。如圖所示,在該輪胎1中,接地形狀2的周向的長度(接地長)在胎肩部與胎側部的邊界附近急劇變短。由于該接地長的急劇的變化與上述的胎肩部的磨耗的促進,從而胎肩部處產生偏磨耗。在該輪胎中,由于胎肩部的偏磨耗,從而輪胎的壽命可能變短。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帶有外傾角的情況下也能兼顧優(yōu)秀的高速耐久性與耐磨耗性的輪胎。
本發(fā)明的輪胎具備外表面成為胎面表面的胎面、以及位于該胎面的徑向內側的帶束層。在與周向垂直的剖面中,從赤道面至胎面端為止的上述胎面表面的外廓由多個向徑向外側凸出的圓弧形成。在上述圓弧中,將從赤道面朝向軸向外側為第i個的圓弧設為Ci,將該圓弧Ci的半徑設為Ri時,圓弧C1在赤道面上的切線正好沿軸向延伸。圓弧C(i+1)與圓弧Ci在它們的交點相切。半徑R(i+1)在半徑Ri以下。在與周向垂直的剖面中,將相對于軸向傾斜了角度θ的假想線設為Lt,將該假想線Lt與上述胎面表面的外廓相切時的切點設為Pt,將從赤道面至該切點Pt的軸向寬度設為Wt時,傾斜角度θ為3°時的上述寬度Wt相對于從赤道面至上述胎面端的軸向寬度W的比率小于65%。
優(yōu)選為,傾斜角度θ為5°時的上述寬度Wt相對于上述寬度W的比率小于65%。
優(yōu)選為,上述圓弧的個數為三個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109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氣輪胎
- 下一篇:汽車輪胎的散熱方法及其輔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