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門開閉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445440.2 | 申請日: | 2015-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201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藤本啟吾;山岸嘉希;植田雄祐;李相范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汽車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5D3/12 | 分類號: | G05D3/12;B60J5/10;B60J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閉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門開閉控制裝置,使門的使用便利性提高,防止了無意識地使門進行動作。電動后備箱門控制裝置(10)具有:操作信號接收部(1s),其接收用于對車輛的后備箱門(30)進行開閉操作的后備箱門開閉開關(3b、4b、6b)的操作信號;控制部(1),在操作信號接收部(1s)接收到操作信號的情況下,該控制部通過電機(20)控制后備箱門(30)的開閉;以及停車狀態檢測部(1i),其根據從車輛側ECU(12)取得的有關車輛的行駛或者停車的信息,檢測車輛是否是停車狀態。并且,在停車狀態檢測部(1i)檢測出不是停車狀態的情況下,控制部(1)對后備箱門(30)進行固定控制,以使后備箱門(30)不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門開閉控制裝置,控制例如車輛的后備箱門和滑動門那樣的門的開閉。
背景技術
作為安裝于車輛的門開閉控制裝置,例如有電動后備箱門(也稱為“電動尾門(power tail gate)”)控制裝置和電動滑動門控制裝置。這些門開閉控制裝置通過電機等致動器控制如后備箱門和滑動門那樣的門的開閉。
在門開閉控制裝置中有的具備自動開閉功能或者電動助力功能。自動開閉功能是按照在車輛的駕駛員席、后部或者遠程操作設備等設置的操作開關的開閉操作,驅動電機等使門自動開閉的功能。電動助力功能是在手動開閉操作門的情況下,通過電機等賦予操作輔助力,使用戶能夠以較小的力對門進行開閉操作的功能。
例如,在專利文獻1~4公開了具有自動開閉功能的門開閉控制裝置。
專利文獻1的門開閉控制裝置按照來自便攜式控制器的滑動門動作信號使滑動門進行開閉動作。并且,當在該開閉動作中再次從便攜式控制器接收到滑動門動作信號時,對滑動門進行反轉驅動。
專利文獻2的門開閉控制裝置在通過車載設備發送到外部的ID代碼與通過車載設備接收到的便攜設備的ID代碼一致的情況下,根據來自在車輛的后支柱設置的觸摸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判定將后備箱門敞開還是關閉。并且,根據其判定結果自動使后備箱門敞開及關閉。
專利文獻3的門開閉控制裝置接收基于門開閉開關的關閉操作的關閉操作信號,執行滑動門的關閉控制。并且,在該關閉控制中,在根據來自車速傳感器、腳剎傳感器(footbrake sensor)及手剎傳感器(parking brake sensor)的信號檢測出車輛是行駛狀態時,執行使滑動門以比通常慢的速度關閉的慢速關閉控制。
專利文獻4的門開閉控制裝置通過連接離合器將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給后備箱門,使后備箱門自動敞開及關閉。并且,在后備箱門不是自動動作的情況下,在根據引擎和變速桿的狀態等檢測出車輛是行駛狀態時,通過連接離合器將從驅動源到后備箱門鎖定,防止因行駛時的振動而引起的異常聲音的發生。
另外,例如在專利文獻5和專利文獻6中公開了具備電動助力功能的門開閉控制裝置。
專利文獻5的門開閉控制裝置檢測賦予給門手柄的操作力,通過電機來產生用于輔助滑動門的開閉操作的力。并且,在將滑動門敞開時,控制輔助力使其隨著門手柄的操作力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隨著車速的增加而減小。另一方面,在將滑動門關閉時,控制輔助力使其隨著門手柄的操作力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隨著車速的增加而增加。
專利文獻6的門開閉控制裝置檢測對門把手的開閉操作力,根據該開閉操作力運算電機的驅動指令值。并且,在根據變速桿和側剎車的狀態檢測出車輛是停車狀態的情況下,將運算出的驅動指令值輸出給電機驅動控制部。由此,按照驅動指令值驅動電機使產生用于輔助滑動門的敞開及關閉的輔助力。另一方面,在檢測出車輛不是停車狀態的情況下,向電機驅動控制部輸出使不對電機進行助力驅動的驅動指令值(=0)。由此,不會產生輔助力。
專利文獻7的門開閉控制裝置通過在滑動門的把手設置的操作力傳感器檢測用于對滑動門進行開閉操作的操作力,按照該操作力通過電機來產生輔助力。并且,在通過車速傳感器檢測出車輛進入高速行駛時,將電機熄火。由此,防止意外接觸把手而驅動電機使得滑動門擅自敞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汽車電子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汽車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454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