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431367.3 | 申請日: | 2015-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75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蒙芭蒂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F15/622 | 分類號: | E05F15/622;B62D25/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瞿承達 |
| 地址: | 20160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電動 后備 箱背門 升降 開閉 動力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后備箱背門,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
背景技術
原先國內制造的汽車后備箱背門升降裝置開閉都由手動操作。而國內自行設計的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還尚無,然而實際使用的均是國外產品。先前的國外產品均使用蝸輪蝸桿為輸出動力,再帶動半圓扇齒輪來回轉動,以達到升降開閉后備箱背門,因為蝸輪蝸桿在沒有電源的時候是鎖死的,所以在沒有電源時不能手動打開后備箱背門,這樣會帶來諸多不便。因而,后來改用電磁離合器分離,由此才能在沒有電源的時候,后面的人用手動也能打開和關閉后備箱背門。但是電磁離合器相對價格昂貴,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同時體積也大,且占有了有限的空間。這種裝配有電磁離合器的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目前只有在高檔汽車上才有配置。為了在國內的中低檔汽車上也能享用這種多功能的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因而必須努力研發,才能開創一新局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它不但能有效地在有電源的狀況下升降開閉汽車后備箱背門,而且在無電源的狀況下也能手動升降開閉汽車后備箱背門,同時結構簡潔,體積小,使用成本低。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本發明的汽車電動后備箱背門升降開閉動力裝置包括底座和上蓋,所述底座為上端開口的且呈長方形狀的底座,所述底座前端壁的上端端部處設有一呈縱向“U”形狀的缺口,所述底座的設有一呈縱向“U”形狀的缺口的前端壁上端部的中部處設有一呈半圓形狀的缺口,所述呈半圓形狀的缺口處向外延伸有一下螺套導向座,所述下螺套導向座的內壁上設有呈半環形狀的O形密封圈用凹槽,所述底座后端壁內端面上分布有安裝孔,所述底座后端壁的中部處設有一呈“U”形狀的缺口,所述底座后端壁的中部所設的呈“U”形狀的缺口處的外端面上還設有一呈“U”形狀的臺肩,所述底座內底面上分布有呈圓柱形狀的且上端面上設有帶內螺紋的盲孔的螺釘座,所述底座內底面上的后端端部處設有一橫向的且中部帶呈“U”形狀的凹槽的軸承座,所述底座內底面上的中部處設有縱向的且平行的左、右滑軌,所述底座內還安置有一動力機構,所述動力機構由直流減速電機、傳動桿、軸承、多頭螺桿、多頭螺套及O形密封圈構成,所述直流減速電機機殼前端面上的中部處由后向前依次設有呈圓柱形狀的大凸臺及呈圓柱形狀的小凸臺,所述直流減速電機機殼前端面上還均布有帶內螺紋的裝配孔,所述傳動桿后端面上的中心處設有一與所述直流減速電機輸出軸相配合的盲孔,所述傳動桿前端部的周壁上由前向后依次設有一前臺肩及后臺肩,所述傳動桿前端端部的周壁上還設有外螺紋,所述多頭螺桿的后端面上設有一帶內螺紋的中心盲孔,所述多頭螺套的前端端部處設有一連接蓋,所述連接蓋的蓋端面上設有一帶內螺紋的中心孔,所述多頭螺套的后端端部處設有一滑塊座,所述滑塊座兩側壁的上端端部處分別設有上左、右臺階,下端端部處分別設有下左、右臺階,所述傳動桿前端部的周壁處與軸承的軸承內圈形成固定聯接,所述軸承的軸承內圈后端面且緊靠所述傳動桿前端部周壁上的后臺肩處,所述傳動桿前端端部的周壁上所設的外螺紋與所述多頭螺桿后端面上所設中心盲孔的內螺紋形成螺紋聯接,所述多頭螺桿的后端面且緊靠所述傳動桿前端部周壁上的前臺肩處,所述多頭螺桿裝置在所述多頭螺套內,并形成螺紋聯接,所述O形密封圈套裝在所述多頭螺套上,并與所述多頭螺套形成密封滑動聯接,所述傳動桿后端面上的中心處所設的盲孔與所述直流減速電機輸出軸聯接固定,所述上蓋為下端開口的且呈長方形狀的上蓋,所述上蓋的上端面上分布有與所述底座內底面上分布的呈圓柱形狀的螺釘座上端面上所設的帶內螺紋的盲孔相對的螺釘孔,所述上蓋的前端壁處與所述底座前端壁的上端端部處所設的呈縱向“U”形狀的缺口相對處向下延伸有突起部分,所述上蓋的前端壁處向下延伸的突起部分與所述底座前端壁的上端端部處所設的呈縱向“U”形狀的缺口相對且相配,所述上蓋的向下延伸的突起部分的前端壁的下端部處設有一呈半圓形狀的缺口,所述呈半圓形狀的缺口處向外延伸有一上螺套導向座,所述上螺套導向座的內壁上設有呈半環形狀的O形密封圈用凹槽,所述內壁上所設的呈半環形狀的O形密封圈用凹槽的上螺套導向座與所述內壁上所設的呈半環形狀的O形密封圈用凹槽的下螺套導向座相對并相配,所述動力機構安設在所述底座內,所述軸承的軸承外圈與所述底座內底面上的后端端部處所設的橫向的軸承座上的中部呈“U”形狀的凹槽形成嵌接聯接,所述直流減速電機機殼前端面上的中部處所設的呈圓柱形狀的大凸臺安設在所述底座后端壁的中部所設的呈“U”形狀的缺口處的外端面上還所設的呈“U”形狀的臺肩處,所述直流減速電機機殼前端面上的中部處所設的呈圓柱形狀的小凸臺安設在所述底座后端壁的中部所設的呈“U”形狀的缺口處,所述直流減速電機機殼前端面上均布的帶內螺紋的裝配孔與穿過所述底座后端壁內端面上分布的安裝孔的螺釘形成螺紋聯接,所述多頭螺套的后端端部處所設的滑塊座的下端端部處安置在所述底座內底面上的中部處所設的縱向的左、右滑軌之間,并形成配合滑動聯接,所述多頭螺套的后端端部處所設的滑塊座兩側壁的下端端部處分別所設的下左、右臺階下端面各安置在所述底座內底面上的中部處所設的縱向的左、右滑軌的上端面上,且形成配合滑動聯接,所述多頭螺套上套裝的O形密封圈的下端部嵌裝在所述下螺套導向座的內壁上所設的呈半環形狀的O形密封圈用凹槽內,所述上蓋蓋在所述底座上,由螺釘穿過所述上蓋的上端面上分布的螺釘孔并與所述底座內底面上分布的呈圓柱形狀的螺釘座上端面上所設的帶內螺紋的盲孔形成螺紋聯接,與此同時,所述多頭螺套上套裝的O形密封圈的上端部嵌裝在所述上螺套導向座的內壁上所設的呈半環形狀的O形密封圈用凹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蒙芭蒂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蒙芭蒂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313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