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作為毒蕈堿受體M1亞型調節劑的多肽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91036.1 | 申請日: | 2015-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1025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紅專;王昊;徐見容;侯麗娜;王宇;趙恒毅;鄭兆浠;史玉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K7/06 | 分類號: | C07K7/06;C07K7/08;C07K14/00;C12N15/11;C12N15/63;A61K38/08;A61K38/10;A61K38/16;A61P27/12;A61P11/00;A61P1/04;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鄭優麗 |
| 地址: | 20002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作為 毒蕈 受體 m1 調節劑 多肽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毒蕈堿受體M1亞型具有調節活性的新的多肽。本發明也涉及所述多肽在治療由毒蕈堿受體M1亞型介導的疾病,尤其是青光眼治療時并發白內障、慢性阻塞性肺炎、消化性潰瘍及阿爾茲海默病中的用途。另外,本發明涉及所述多肽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膽堿受體一般與內源性神經傳導遞質乙酰膽堿(ACh)結合,因而激活細胞下游信號轉導通路,產生生物活性。哺乳動物外周及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膽堿受體依照毒蕈堿和煙堿的激動劑活性,可以分為毒蕈堿受體(mAChR)和煙堿受體(nAChR)。其中,mAChR按藥理學分型可分為M1,M2,M3,M4四種亞型;按分子生物學分型可分為m1,m2,m3,m4,m5五種亞型。M受體通過與不同的G蛋白結合,在全身各部位引起不同的生理生化效應,起作用的不同可能與其存在多種亞型和分布部位的不同有關。
M1受體在全身分布較廣,而以眼、氣道、心臟、胃腸道和中樞分布較多,其在這些部位介導了一些重要的生理作用。在臨床應用中,M1受體阻斷劑可減少抗膽堿酯酶藥用于青光眼治療時白內障的發生,還可使肺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并可減少胃酸分泌,如聯合其他藥物則用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M1受體激動劑則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人的學習記憶功能并延緩其病情的發展。選擇性作用于M1受體的藥物在臨床應用中是很有價值的。
目前的M1受體活性調節劑基本上都是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包括像包公藤甲素、馬錢子堿等天然產物,也包括氧化震顫素、AC-42等合成化合物。但多數調節劑對M1受體的選擇性不高,容易作用于其他非靶組織,產生毒副作用。因此,新型選擇性M1受體調節劑的研究勢在必行,提高M1受體調節劑的選擇性有助于在通過調節M1受體活性治療相關疾病時,減少甚至消除諸如口腔干燥、便秘等副作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作為選擇性M1受體調節劑的多肽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本發明人根據能選擇性調節M1受體活性的多肽毒素MT7的特殊三維結構,利用計算機同源模建的方法,構建了M1受體的三維立體結構模型。基于MT7毒素與M1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綜合運用蛋白質-蛋白質對接、分子動力學模擬、結合自由能計算、氨基酸殘基能量分解、簡正振動分析等分子模擬方法,對MT7毒素與M1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型進行了全面解析。
本發明人繼續以M1受體為靶點,基于MT7毒素與M1受體的特異性相互作用模型,應用上述分子模擬方法,結合多肽合成、放射配基結合活性檢測、細胞鈣流激活實驗檢測方法,經合理藥物設計、合成并篩選出一系列能調節M1受體活性的多肽。具體是基于此前的結合自由能計算及能量分解分析,確定MT7毒素中與M1受體存在相互作用的關鍵殘基,結合MT7毒素的三維結構,設計出具有特定三維結構及表面電荷特性的多肽序列,利用這些多肽開展其與M1受體的結合活性研究及對M1受體的調節活性研究,實驗結果表明,這些多肽能有效地與M1受體結合并對其活性進行調節,對毒蕈堿受體M1亞型介導的病癥、特別是青光眼治療時并發白內障、慢性阻塞性肺炎、消化性潰瘍及阿爾茲海默病具有潛在的治療價值,由此得以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者所述多肽是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獲得的且具有毒蕈堿受體M1亞型調節活性的多肽。
本發明的多肽能有效地與M1受體結合并對其活性進行調節,對毒蕈堿受體M1亞型介導的病癥、特別是青光眼治療時并發白內障、慢性阻塞性肺炎、消化性潰瘍及阿爾茲海默病具有潛在的治療價值。
較佳地,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6所示。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編碼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的核酸。
較佳地,所述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32所示。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含有上述核酸的重組載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上述重組載體轉化或轉染的宿主細胞。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多肽的制備方法,包括用上述宿主細胞表達上述多肽,然后分離上述多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括上述多肽、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910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膠原蛋白純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雪膽素甲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