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間載金提高分枝二氧化鈦光催化活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8511.3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965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進明;錢欣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52 | 分類號: | B01J23/52;B01J21/06;B01J35/02;B82Y30/00;B82Y40/00;A62D3/17;A62D101/26;A62D10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韓介梅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間 提高 分枝 氧化 光催化 活性 方法 | ||
1.一種中間載金提高分枝結構二氧化鈦納米線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向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0%的雙氧水溶液中添加硝酸和三聚氰胺,混合得反應液I,其中硝酸濃度為0.34~0.45摩爾/升,三聚氰胺濃度為0.016~0.024摩爾/升;
2) 將金屬鈦片浸沒于反應液Ⅰ中,在60~90℃下反應12~72小時;
3) 將步驟2)所得的金屬鈦片用去離子水清洗,干燥,然后在240~280℃下熱處理0.5~5小時;
4)在去離子水中添加氯金酸和甲醇,混合得反應液Ⅱ,其中氯金酸的濃度為5.2×10-6~3.4×10-4摩爾/升,甲醇濃度為0.2×10-3~1.28摩爾/升;
5)將步驟3)所得的金屬鈦片浸沒于反應液Ⅱ中,紫外光照射1~20分鐘;
6) 將步驟5)所得的金屬鈦片用去離子水清洗、干燥,置于60~90℃熱水中,用硫酸調節pH值到1.0~3.0,反應12~72小時后取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干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851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監測電池組件的電池單體的電壓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船舶仿生雙向推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