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暗挖進洞支護結構及其支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7699.X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894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袁森林;林秀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20/00;E21D1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陳穎潔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進洞 支護 結構 及其 方法 | ||
1.一種暗挖進洞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支護結構為帶耳墻的支護結構,所述帶耳墻的支護結構一側設條形基礎,所述條形基礎邊緣打設錨桿固結坡腳,所述帶耳墻的支護結構另一側設底部基礎,所述底部基礎通過錨桿固結地基,所述帶耳墻的支護結構包括一拱形結構,所述拱形結構的一側設置耳墻,設置耳墻一側的拱形結構底部連接底部基礎,拱形結構另一側設置條形基礎,耳墻與拱形結構整體澆注,支護結構內設支護鋼筋,所述支護鋼筋與條形基礎邊緣打設的錨桿進行焊接,所述條形基礎設置于基巖上,與支護結構整體澆注,AB連線傾斜角30°~45°,其中A點為條形基礎與支護結構的交點,B點為底部基礎與支護結構的內側交點,所述拱形結構的頂部覆土。
2.一種暗挖進洞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支護方法由設置于山坡的支撐平臺基礎以及山腳的地基基礎形成支撐,綁扎澆注帶耳墻支護結構,并在支護結構作用下進行山嶺隧道洞口結構施工的方法,支撐平臺基礎設置于山坡基巖處,根據圍巖性質設置注漿錨桿加固坡腳,插入角15°~ 45°,帶耳墻支護結構整體澆注,在耳墻與山坡中間進行土體回填,增加支護結構整體壓重,提高支護結構整體穩定性,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山坡一側挖槽開挖施工支撐平臺基礎,并在山腳進行地基處理;B、綁扎支護結構鋼筋,澆注帶耳墻支護結構;C、待支護結構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回填頂部覆土;D、靠山坡一側進行導洞施工,架設初支鋼拱架封閉成環并與掛網噴砼形成初支;E、鋪設防水體系,臺車模筑二襯結構,完成進洞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769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