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霧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6478.0 | 申請日: | 2015-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06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美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美青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4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61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凈化 裝置 | ||
1.一種油霧凈化裝置,包括箱體(1)和固定在箱體(1)內的風機(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具有主分離腔(1b)、位于主分離腔(1b)下方的蓄油腔(1c)、位于主分離腔(1b)上方的副分離腔(1d);主分離腔(1b)內固定有多片油霧主分離板(5),多片油霧主分離板(5)使主分離腔(1b)形成曲折狀通風道;主分離腔(1b)的側壁上開有與曲折狀通風道一端相連通的進風口(1f),主分離腔(1b)的頂板上開有使副分離腔(1d)與曲折狀通風道另一端相連通的通風孔(1g),主分離腔的底壁(1j)上開有使主分離腔(1b)與蓄油腔(1c)相連通的漏油孔(1h);副分離腔(1d)內設有余氣捕集單元(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霧主分離板(5)的截面呈波浪形;所述油霧主分離板(5)豎直設置,油霧主分離板(5)中的凹槽(5a)豎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離腔的底壁(1j)和主分離腔(1b)的頂板上固連有與油霧主分離板(5)位置一一對應的定位條(6),所述定位條(6)具有定位槽(6a),油霧主分離板(5)嵌設在定位槽(6a)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條(6)中定位槽(6a)的槽口寬度小于底部寬度;定位條(6)中定位槽(6a)的底面上開有多個通孔(6b),部分漏油孔(1h)與通孔(6b)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離腔的底壁(1j)上固連有多條擋油條(7),相鄰兩擋油條(7)之間至少具有一個漏油孔(1h)。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油條(7)與油霧主分離板(5)一一對應設置,擋油條(7)的一端嵌入定位條(6)的定位槽(6a)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離腔(1b)內固定有一豎直設置的隔板(1e),將主分離腔(1b)隔呈水平迂回狀通風道,多片油霧主分離板(5)沿通風道縱向分布形成曲折狀通風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霧主分離板(5)的截面呈波浪形;所述油霧主分離板(5)相對于水平面傾斜設置,油霧主分離板(5)中的凹槽(5a)相對于水平面平行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離腔(1b)內固定有兩張豎直設置且相互垂直設置的隔板(1e),將主分離腔(1b)隔成具有三道豎直迂回的通風道。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霧主分離板(5)包括支撐板(5a)和貼覆中支撐板(5a)板面上的油脂吸附層(5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美青,未經陳美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647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揮發性有機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廢氣處理系統及其工藝
- 下一篇:粉塵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