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2557.4 | 申請日: | 2015-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87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曹煜成;李卓佳;文國樑;胡曉娟;徐煜;徐創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2F3/34;C12R1/08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國華;劉艷麗 |
| 地址: | 5103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溶解 養殖 池塘 芽孢 桿菌 制劑 工業化 液體 固體 復合 發酵 方法 | ||
1.一種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蠟樣芽孢桿菌CZBC1液體發酵的液體培養基和固體發酵的固體培養基;
(2)菌種活化培養:將保種的蠟樣芽孢桿菌CZBC1菌種進行活化培養;
(3)擴大培養:將活化好的蠟樣芽孢桿菌CZBC1菌種進行擴大培養,得種子液;
(4)液體發酵:將種子液接種到裝有步驟(1)中確定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液體發酵培養至芽孢數量達到1010個/mL以上,得液體發酵后的種子液;
(5)固體發酵:將步驟(4)獲得的液體發酵后的種子液接種至步驟(1)中確定的固體培養基中進行固體發酵培養至芽孢數量達到109個/g以上,且芽孢獲得率達到90%以上,得固體發酵物;
(6)干燥、粉碎和包裝:將步驟(5)獲得的固體發酵物經包括干燥、粉碎和包裝工序處理后,即制得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確定的蠟樣芽孢桿菌CZBC1液體發酵的液體培養基為在1L水中包括葡萄糖8~10g、玉米淀粉8~10g、酵母膏12~15g、氯化鈉4~7g,pH為7.2~7.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確定的蠟樣芽孢桿菌CZBC1固體發酵的固體培養基由以下質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麩皮58~70、豆粕18~25、玉米淀粉2.3~3.5、葡萄糖0.8~1.0、酵母粉1.2~1.5、磷酸二氫鉀0.15~0.25、硫酸鎂0.04~0.06、碳酸鈣1.5~2.0,pH為7.2~7.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中將保種的蠟樣芽孢桿菌CZBC1菌種進行活化培養時,培養基為營養肉湯固體培養基,營養肉湯固體培養基的pH為6.50~7.20,28~30℃活化培養18~24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中將活化好的蠟樣芽孢桿菌CZBC1菌種進行擴大培養時,培養基為營養肉湯液體培養基,營養肉湯液體培養基的pH值為6.50~7.20,28~30℃恒溫振蕩培養18~24h,轉速為180~230rp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4)中液體發酵培養時間為18~28h,溫度28~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4)中液體發酵培養后,取樣進行實驗室顯微鏡檢查,確認菌種未受雜菌污染,再將獲得的液體發酵后的種子液接種至步驟(1)中確定的固體培養基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5)中固體發酵培養采用壓力脈動固態發酵反應器,壓力脈動發酵的參數為:充壓2.5~3.5min,谷壓0.03~0.04MPa,維持9~11min峰壓0.25~0.30MPa維持19~21min,發酵時間為26~30h,發酵溫度為28~3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6)中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將固體發酵物置于流化床65~70℃烘干至水分10%以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養殖池塘顫藻的蠟樣芽孢桿菌制劑的工業化液體—固體復合發酵方法,其特征是:步驟(6)中粉碎時粉碎機的孔徑為60~100目;包裝采用防潮鋁箔袋進行真空密封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255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