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純生態曬茶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1353.9 | 申請日: | 2015-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20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和大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貢老姆登高山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陳左;寸浩鴻 |
| 地址: | 673401 云南省怒江傈***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生態曬茶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世界三大飲料的茶,在中國可謂淵源久遠,經千百年先輩們的研制精提,派生出了“綠、紅、青、白、黃、黑”幾大類別的茶產品,創出了眾多優茗佳茶,其中以產于云南的大葉種茶為原料制成的黑茶類“普洱茶”和紅茶類“滇紅”為典型代表,享譽全球,倍受消費者喜愛。“滇紅”屬于紅茶中的佼佼者,它以茶多酚含量較高的云南大葉種茶嫩尖葉為原料,通過萎凋、揉捻、渥堆發酵、烘焙、提香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外形條索緊結勻齊,色澤烏褐油潤,金毫顯露,香氣濃郁,湯色紅艷透亮,葉底肥嫩,味回甘濃醇,既可單獨飲用,又可與糖、奶調混飲用,不少人喜好有加。但其在生產過程中,除一部分高檔品采用有機茶鮮葉作原料加工外,不少普通紅茶的原料鮮葉在生產過程中因施用大量的化肥、農藥及農家肥,均會不同程度影響到產品的有機質量;另外加工制作過程中萎凋、殺青、揉捻、烘焙、提香幾乎每道工序都要耗用大量能源,否則就無法生產。
發明內容
針上面所述紅茶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純生態曬茶的生產方法,該方法采用全程生態種管茶樹,制茶過程中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并保留鮮葉天然清香。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純生態曬茶的生產方法,采摘云南大葉種茶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干燥制成,所述云南大葉種茶種植生產全過程均采用生態化人工管控,以高山腐殖土作基肥及追肥,不施化肥、農家肥及農藥,具體步驟如下:
在海拔1800—2100m的碧羅雪山西坡的茶梯帶上開挖80×80×80cm的坑塘,放入40—50cm厚的高山腐殖土作為基肥,移植30—40cm高的云抗10號云南大葉種茶苗,株距0.8—1米,每年人工除草三道,每年9月30日—10月30日人工修枝剪杈一次,并于11月至12月間在每株茶樹邊挖20×20×20cm的坑追施高山腐殖土,三年后,每年3月30日—9月25日期間晴天采摘,每周采一次,以1芽一葉、1芽二葉為主,當天采來當日曬;
采摘的鮮葉均勻鋪放在竹簸箕上,形成3—5cm厚層,曬2.5—3小時,每隔6—10分鐘手動翻倒一次,直至手捏茶葉不斷且含水率達20%時,將萎凋好的茶葉放進揉茶機中輕揉15—20分鐘,使茶葉卷成條索狀,取出攤鋪在竹簸箕上攤成3—5cm厚層,置于太陽下晾曬,每隔3—6分鐘人工翻倒一次,讓所有茶葉受光熱均勻,每天晚上收至室內通風攤晾,第二天接著曬,曬足32小時,茶葉曬干至含水率3%以下時分撿除雜后封裝入庫獲曬茶成品。
進一步的是,每年11月—12月間每株茶樹旁挖坑追施高山腐殖土3—5斤。
進一步的是,有蟲害時撒灶灰并用煙葉兌水噴茶樹防治。
進一步的是,輕揉時控制速度400—500轉/分。
按上述方法制成的純生態曬茶,由于從茶樹種植管護全過程始終采用純生態方式,不施任何農藥、化肥及農家肥,從根本上保障了所采鮮葉純綠色有機無污染;加工制作時除揉捻用電外,均以自然陽光照曬作為能源完成萎凋、發酵、干燥等工序,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時還保持了成品中鮮葉的天然清香。成品曬茶呈半卷條索狀,色澤青褐略紅,有淡淡鮮葉清香,茶湯橙紅透亮,味醇和回甘,除有普通紅茶香外還具淡淡鮮葉清香,耐沖泡,葉底肥嫩顯紅,常飲用有降三高、清熱消炎、溫胃消食、利尿排石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純生態曬茶的生產方法,采摘云南大葉種茶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干燥制成,茶種植生產全過程均采用生態化人工管控,以高山腐殖土作基肥及追肥,不施化肥、農家肥及農藥,具體步驟如下:
在海拔1800—2100m的碧羅雪山西坡的茶梯帶上開挖80×80×80cm的坑塘,放入40—50cm厚的高山腐殖土作為基肥,移植30—40cm高的云抗10號云南大葉種茶苗,株距0.8—1米,注意澆水保苗,成活后每年人工除草三道,每年9月30日—10月30日人工修枝剪杈一次,有蟲害時用灶灰,煙葉泡水驅蟲殺蟲,并于11月至12月間在每株茶樹邊挖20×20×20cm的坑追施高山腐殖土3—5斤。三年后,每年3月30日—9月25日期間晴天采摘,每周采一次,以1芽一葉、1芽二葉為主,當天采來當日曬。
采摘的鮮葉均勻鋪放在竹簸箕上,形成3—5cm厚層,曬2.5—3小時,每隔6—10分鐘手動翻倒一次,直至手捏茶葉不斷且含水率達20%時,將萎凋好的茶葉放進揉茶機中輕揉,控速400—500轉/分,控時15—20分鐘,使茶葉卷成條索狀,取出攤鋪在竹簸箕上攤成3—5cm厚層,置于太陽下晾曬,每隔3—6分鐘人工翻倒一次,讓所有茶葉受光熱均勻,每天晚上收至室內通風攤晾,第二天接著曬,曬足32小時,當含水率達3%以下,收至室內鋪放至室溫,人工挑揀出單葉、雜物后入袋封裝,得到純生態曬茶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貢老姆登高山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福貢老姆登高山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135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升綠茶色澤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茶葉脫毫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