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51730.0 | 申請日: | 2015-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16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惠霞;郭琳琳;史本照;蔡東東;楊仕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9/04 | 分類號: | A61K49/04;A61K49/12;A61K41/00;A61K47/04;A61K47/36;A61K47/5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023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納米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該復合材料以BaGdF5納米晶為核,以介孔二氧化硅為殼,并在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飾光敏劑二羥基硅酞菁,和靶向劑透明質酸;
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納米粒子BaGdF5;
(2)在納米粒子BaGdF5表面包覆介孔二氧化硅,得到表面包覆有介孔二氧化硅的BaGdF5納米粒子,包覆有介孔二氧化硅的BaGdF5納米粒子用BaGdF5@mSiO2表示;
(3)在步驟(2)所得納米粒子的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飾光敏劑二羥基硅酞菁,得到表面修飾有光敏劑二羥基硅酞菁的BaGdF5@mSiO2納米粒子;
(4)在步驟(3)所得表面修飾有光敏劑二羥基硅酞菁的BaGdF5@mSiO2納米粒子的表面繼續修飾靶向劑透明質酸,得到目標產物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
步驟(1)制備納米粒子BaGdF5的方法如下:
(1.1)在NaOH水溶液中加入乙醇、油酸、油胺,攪拌得到均勻的溶液;
(1.2)將Gd(NO3)3·6H2O、BaCl2·2H2O、NH4F的水溶液依次加入到(1.1)所得混合溶液,攪拌,得到膠體溶液;
(1.3)將(1.2)得到的膠體溶液轉移至帶聚四氟乙烯內襯的高溫高壓反應釜中,200℃-220℃反應30-40h,得到納米粒子BaGdF5;
(1.4)將(1.3)中得到的納米粒子BaGdF5,用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液離心洗滌3次,并將所得到的BaGdF5分散到氯仿中,得到油溶性BaGdF5納米粒子;
(1.5)將步驟(1.4)中的油溶性BaGdF5納米粒子滴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水溶液中,攪拌2-3小時,加熱至50℃-70℃,保持5-15分鐘,蒸出有機溶劑,得到水溶性BaGdF5納米粒子;
步驟(2)中,在納米粒子BaGdF5表面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的方法如下:
(2.1)將含有水溶性BaGdF5納米粒子的溶液在50-70℃條件下,pH值調節至8-9,依次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和乙酸乙酯,然后再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保持反應液溫度至50℃-70℃,攪拌10-24小時,使BaGdF5納米粒子表面包覆介孔二氧化硅;
(2.2)將步驟(2.1)得到的產物冷卻,用乙醇離心洗滌6次,分散在二次水中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材料的粒徑為60-70nm,核的粒徑為13-17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1.1)中,油酸、油胺、乙醇、氫氧化鈉的用量比是40mL:3mL:24mL:1.2g;
步驟(1.2)中,Gd、Ba、F三種元素的用量摩爾比為1:1:5;
步驟(1.5)中,BaGdF5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加入配比為1mmol:16-20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2.1)中,BaGdF5、正硅酸四乙酯、乙酸乙酯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配比為1mmol:8-10mL:25-40mL:0.5-3mL;
步驟(2.2)中,BaGdF5和乙醇的用量比為2mmol:500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師范大學,未經上海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517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