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藍莓萊格西葉片誘導產生微不定芽的繁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45506.0 | 申請日: | 2015-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281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開芳;劉翠蘭;燕麗萍;孫蕾;夏陽;李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500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藍莓 萊格西 葉片 誘導 產生 不定 繁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藍莓萊格西葉片誘導產生微不定芽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藍莓(Blueberry)屬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桔屬(Vaccinium spp.),多年生綠葉或常綠灌木,其藍色漿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延緩腦神經衰老、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正是由于藍莓的營養及藥用保健功能,國際糧農組織已將其列為人類的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我國于80年代由吉林農業大學率先開展藍莓的研究工作,在對我國藍莓野生資源充分調查的基礎之上,于1983年開始從國外引種,到目前引入優良品種150多個,其中包括藍莓萊格西(Legacy),屬于北高叢藍莓(Vac cinium corymbosum),北高叢藍莓是越桔屬中經濟價值最高的1個種(顧姻等,2001)。萊格西(Legacy),1993年美國新澤西州培育的中晚熟品種,樹干直立型,果粒中~大,甜度BX14.0%,酸度pH3.44,有香味。豐產性強。果實甜中帶酸,較受人們喜愛。果實貯藏性好,便于運輸。
國外關于藍莓的微繁和離體再生研究相對較早,已有大量的報道[GRAHAM J,1996;CAO X L,2002;GUO-QING SONG,2004;等],但也存在如品種間微繁其不定芽再生差異較大,葉片、莖段再生率低,生根率低等諸多問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大多還處于微繁研究的起步階段[劉樹英,2002、2004;黃文江2004],對離體誘導不定芽再生植株僅有少量報道[馬懷宇,2004],再生率均未達到100%,也沒有對影響葉片再生的一些因素進行系統的研究。陶建敏[2006]以高叢藍漿果(Vaccinium corymbosum)‘伯克利’(Berkly)和‘藍豐’(Bluecrop)的葉片為外植體,研究了影響離體再生的多個因素,建立了高效的再生體系,再生率達到100%。崔廣榮[2008]以‘藍豐’試管苗葉片為外植體、以改良WPM為基本培養基,研究了外源激素TDZ、ZT及其組合對離體葉片胚狀體發生的影響,同時也探討了蔗糖濃度、水解酪蛋白、椰汁等對胚狀體發生、叢芽形成的影響。趙建萍[2007]以北高叢越桔優良品種‘晚藍’、‘藍豐’帶芽莖段的離體培養進行了系統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高效快繁體系,每個莖段上的有效苗(高1.5cm以上且生長健壯的小苗)數最高達9.8。國內外有關藍莓萊格西組培快繁的文獻較少,且利用藍莓萊格西葉片誘導微不定芽及微不定芽成苗的繁育方法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2種基本培養基和4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同濃度配比誘導藍莓萊格西葉片微不定芽以及提高微不定芽成苗率的繁育方法,即一種利用藍莓萊格西葉片誘導產生微不定芽的繁育方法。
本發明所述利用藍莓萊格西葉片誘導產生微不定芽的繁育方法,步驟包括:(1)無菌試管苗培育;(2)葉片愈傷組織培養;(3)葉片微不定芽分化;(4)微不定芽成苗;(5)試管苗生根;(6)試管苗移栽;
其特征在于:
步驟(1)所述無菌試管苗培育的方法是:選取當年生幼嫩枝條頂梢長10±1cm,去掉葉片,剪成帶2個芽莖段,消毒后接種到莖段側芽啟動培養基中,置于組培室,白天光照強度為2000~2500Lux,光照時間12~14h·d-1,溫度25±1℃;夜間溫度18±1℃,20~25d后側芽萌發,獲得無菌苗;
步驟(2)所述葉片愈傷組織培養的方法是:將步驟(1)培育的無菌苗葉片切去葉緣,沿葉脈橫著劃傷2刀,接種于培養葉片愈傷組織培養基中,置于培養箱中暗培,溫度25±1℃,15~20d后獲得葉片淡黃色愈傷組織;
步驟(3)所述葉片微不定芽分化的方法是:將步驟(2)培養的葉片淡黃色愈傷組織切成0.2~0.5cm3塊狀,轉接種到葉片微不定芽分化培養基中,以步驟(1)所述晝夜光照周期條件培養10~15d獲得帶有微不定芽愈傷塊;
步驟(4)所述微不定芽成苗的方法是:將步驟(3)培養的帶有微不定芽愈傷塊轉接到微不定芽成苗培養基中,以步驟(1)所述晝夜光照周期條件培養15~20d獲得3~5cm成苗植株;
步驟(5)所述試管苗生根的方法是:將步驟(4)獲得的成苗,將其從基部切下,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中,以步驟(1)所述晝夜光照周期條件培養12~15d獲得生根數5~6條、根長1~2cm的生根植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55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物人工種子生產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柑橘果實香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