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后輪轉向液壓缸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34902.3 | 申請日: | 2015-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7934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凱鋒;王磊;王超;廖桐舟;劉啟佳;馮占宗;楊桂玲;楊克萍;房加志;周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后輪 轉向 液壓缸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向液壓缸,具體講涉及一種集轉向、對中和鎖死功能于一體的汽車后輪轉向液壓缸。
背景技術
隨著重型汽車和軍用車輛的發展,車輛負載越來越大,車橋數量隨之增加,車身長度也隨之加長。與之相應,輪胎磨損嚴重、轉彎半徑大、操縱穩定性差等問題愈加突顯,發明人經長期研究發現后輪轉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電控液壓式后輪轉向僅是對于噸位超過5噸以上的中型或重型車比較具有優勢;對于轎車而言,電控電動式則最佳,其中電控單元控制液壓閥的流量和方向便可精確控制液壓轉向缸活塞桿的位移,這種通過機械連桿機構將活塞桿與后輪轉向節臂建立聯系的方式,實現了通過控制活塞桿的位移以精確控制后輪轉角。但是,當后輪不參與轉向時,就需要一套具有對中和鎖死功能的機構來保證保證系統的可靠性。
專利號為“CN2005200997774”的名稱為“汽車后輪轉向機構的液壓對中缸”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液壓對中缸,該對中缸的活塞桿通過機械連桿機構與后輪的轉向節臂建立聯系,利用缸體內的限位凸臺使活塞桿保持在中間位置,從而使車輪鎖定在直行位置,即使車輪保持在中位。轉向缸與對中缸同時與后輪轉向節臂建立聯系,兩者是一種互鎖的關系。即在轉向工況時,轉向缸工作,對中缸進、出油口全部接通回油箱,使對中缸活塞桿處于隨動狀態;與之相對,在對中缸工作時,轉向缸進、出油口全部接通回油箱,使轉向缸活塞桿處于隨動狀態。
這種對中缸具有良好的對中功能,但它沒有機械鎖死功能,是依靠左、右兩腔的工作油壓使活塞桿處于中間位置,僅屬于一種彈性鎖死,在地面沖擊載荷較大時,這種液壓鎖死會導致活塞桿少量移動,從而影響了車輪的中位保持,使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降低;另外液壓鎖死需要液壓缸的左右腔一直保持有工作油壓,一旦壓力降低或者失去都將使對中失效。
專利號為US5099939(A)的名稱為“MULTI-AXLE STEERING SYSTEM”的”多輪轉向系統”的美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對中缸,該對中缸使后輪在不參與轉向時保持在直行位置,而且還增設了機構鎖鎖死機構。該鎖死機械通過液壓油控制鎖死銷伸入或退出對中缸活塞桿環形凹槽,從而實現對中位置的鎖死與解鎖。
但是該對中缸及鎖死機械的結構復雜、體積較大,外接的油口較多,這些缺點大大降低了實用性。
另外,上述兩個專利都將轉向缸與對中缸分別安裝于左、右車輪的轉向節臂上,兩者通過橫拉桿建立聯系。這樣的方案使得結構復雜、布置困難、系統的集成度很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后輪轉向液壓缸,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并且集轉向、對中和鎖死功能于一體。
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后輪轉向液壓缸,所述液壓缸包括同軸設置的缸體一1和缸體二2,所述缸體一1與缸體二2的兩端及其間分別徑向設置端蓋一3、端蓋二4和中間端蓋7;所述缸體一1與缸體二2的軸心設有貫穿所述端蓋一3、中間端蓋7和端蓋二4的活塞桿5;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端蓋一3與中間端蓋7之間的活塞桿5徑向設置活塞6;所述中間端蓋7與端蓋二4之間的活塞桿5間隔徑向設置凸臺一13,所述凸臺一13與中間端蓋7之間的活塞桿5設置軸向浮動的活塞一8,所述凸臺一13與端蓋二4之間的活塞桿5設有軸向浮動的活塞二9。
本發明提供的第一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缸體二2壁設置與所述凸臺一13相對應的凸臺二14,所述凸臺二14之間間隔徑向設置銷孔,所述銷孔中設置鎖死銷10。
本發明提供的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缸體二2、中間端蓋7和活塞一8組成的密閉空間以及缸體二2、中間端蓋7和活塞二9組成的密閉空間構成油腔三17,所述缸體二2壁靠近中間端蓋7和端蓋二4處分別設置油口三22。
本發明提供的第三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凸臺一13與凸臺二14之間設置縫隙,所述缸體二2、活塞一8、活塞二9和鎖死銷10組成的密閉空間構成油腔四18。
本發明提供的第四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鎖死銷10為“凸”字形,其底部上方兩側對稱設置與凸臺二14連接的彈簧11;所述鎖死銷10內部設有L型通孔,所述通孔的出口分別位于其底部和側壁。
本發明提供的第五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鎖死銷10頂部設有與缸體二2連接的端蓋12,所述缸體二2壁和端蓋12分別對應設有與所述鎖死銷10通孔連接的開孔,所述開孔和通孔連接后構成油口五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349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