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夏秋顆粒狀紅茶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18478.3 | 申請日: | 2015-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20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彭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湄潭縣鑫輝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8 | 分類號: | A23F3/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黃書凱 |
| 地址: | 5641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顆粒狀 紅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夏秋顆粒狀紅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紅茶是世界上銷量最大的茶類,其消費量占世界茶葉總消費量的67%,其貿易量占全球茶葉總貿易量的80%。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到2019年,世界紅茶出口量將增加1.8%。可以預見,紅茶仍將長期處于國際茶葉市場的主導地位。
茶葉按生產季節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俗話有“春茶香,夏茶澀,秋茶好喝無人摘”之說,目前中國已形成以春茶生產為主的局面,造成夏秋茶鮮葉資源嚴重浪費,而夏秋鮮葉量占到茶園全年產量的60%左右極需加大夏秋茶資源的開發利用。夏秋季節溫度高、光照強,茶樹新梢生長迅速,采收次數多,產量高,生產成本較低,適合進行批量生產。但由于夏秋茶中的茶多酚、花青素、咖啡堿含量高,酚氨比值較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夏秋茶制成的紅茶普遍存在滋味苦澀、香氣不佳等問題,經濟效益低,茶農缺乏生產動力,造成了夏秋茶資源的極大浪費。夏秋茶雖鮮爽度不及春茶,但其茶多酚等品質成分的含量比春茶更為豐富,水浸出物含量更多。合理利用夏秋茶鮮葉資源,通過優化加工工藝來降低夏秋紅茶的苦澀味、改善夏秋紅茶的滋味和口感,是提高夏秋茶生產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傳統紅茶按照其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為三大類: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紅碎茶已經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之一,作為集高檔茶特色與茶葉品賞性與一身的顆粒狀紅茶又因其顆粒緊結如珠,身骨重實,色澤烏潤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一度供不應求;而如果將夏秋茶用于制作顆粒狀紅茶,充分利用顆粒狀紅茶供需不平衡的現狀,促進夏秋鮮葉的開發利用。
因此,亟需一種新的紅茶生產工藝,將夏秋茶與顆粒狀紅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新的紅茶生產工藝,以解決夏秋茶開發利用不足,而顆粒狀紅茶供小于需的現狀。
本方案中一種夏秋顆粒狀紅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鮮葉采摘:采摘夏秋季節適合制作紅茶的優良茶樹新鮮芽葉,要求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嫩梢;
b)??????萎凋:曬青與攤晾結合,曬青:室外溫度為20~30℃時,將采摘好的鮮葉薄攤于竹制或藤條制得篾盤內,在清晨的陽光下曬15~25min,適時翻動;攤晾:將經適度曬青的茶葉取回室內,放入攤晾架上,厚度不超過20cm,在通風處攤放30~60min,之后配合鼓風散熱進行萎凋,適時停機翻動并抖散萎凋葉,時間控制在4~8h之間,含水量控制在55~65%時完成萎凋;
c)????????做青:對萎凋后的茶葉進行做青處理,做青處理包括搖青和揉捻兩個過程,做青的操作的環境設置為低溫高濕,溫度在18~28℃,相對濕度70~85%,進入搖青機中4次搖青,再放入揉捻機內按照“輕-重-輕”的方式交替進行揉捻;
d)??????發酵:經做青后的茶青放入發酵室內發酵,室內溫度在22~25℃,濕度為95%,厚度控制在12~18cm以內,發酵時間為3~4h,發酵完成;
e)???????初烘:采用烘干機,攤葉厚度2~3cm,溫度控制在110~120℃,烘干至含水率在40~50%,下機攤涼,回潮時間為15~25min,之后進行干燥造型;
f)???????干燥造型:采用炒干機對初烘后的進行干燥造型,包括3次炒制3次攤涼;
g)??????提香分級:通過提香機以80℃干燥2h,烘干后茶葉的含水率控制在4%~6%,經篩選分級,即可獲得不同粒徑的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湄潭縣鑫輝茶業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省湄潭縣鑫輝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184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補腎養身茶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淺度發酵的紅磚茶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