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原代肝細胞的分離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510284714.4 | 申請日: | 2015-05-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1824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發(fā)明(設計)人: | 包驥;步宏;石毓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
主分類號: | C12N5/071 | 分類號: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峽;張娟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肝細胞 分離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原代肝細胞的分離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a、肝臟的體外灌流:取離體的動物肝臟,先用灌流液Ⅰ灌流,灌流速度為300?1000mL/min,灌流時間為10?12分鐘;再用灌流液Ⅱ灌流,灌流速度為300?1000mL/min,灌流時間為2?3分鐘;最后用灌流液Ⅲ灌流,灌流速度為400?1200mL/min,灌流時間為25?40分鐘;b、分離肝細胞:洗滌步驟a處理后的肝臟,收集肝細胞懸液,過濾、離心,收集沉淀即可。本發(fā)明原代肝細胞的分離制備方法,可以分離得到的肝細胞數(shù)量、活率與純度均較高的肝細胞,應用前景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學生物技術領域,涉及原代肝細胞的分離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肝臟作為機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在多種生理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肝細胞行使了肝臟主要的功能,如清除毒素、參與生物合成和生物轉(zhuǎn)化、代謝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儲存葡萄糖、分泌具有促進肝細胞生長的活性物質(zhì)等。機體內(nèi)分離得到的原代肝細胞被應用于藥理毒理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等體外研究,隨著生物人工肝在治療肝衰竭領域的應用,也需要大量、高活性的原代肝細胞作為生物材料。因此,如何分離制備得到高產(chǎn)量、高純度、高存活率的原代肝細胞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自1976年Seglen首次采用兩步原位灌流法成功分離大鼠肝細胞以來,兩步原位灌流法被證明對分離多種動物肝細胞均有效,成為目前原代肝細胞分離制備的經(jīng)典方法。眾多研究者在該法的基礎上,對肝細胞分離方法進行了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肝細胞的總量和活率,但還是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例如:公開號為CN1632107A,發(fā)明名稱為“生物人工肝用豬和人肝細胞的制備方法”的專利,報道了兩種分離肝細胞的方法,一種是四步灌流,一種是兩步灌流,采用四步灌流時,獲得的肝細胞活率和肝細胞總數(shù)較高,分別為90-99%和6.25×107個/克肝組織,但純度較低,僅為90-95%,且灌流步驟太多,成本高;而兩步灌流雖然步驟少,但是肝細胞活率、肝細胞總數(shù)和純度均不理想,分別僅為80-90%、1.25×107個/克肝組織和80-90%。
Zhang ZG etal.,An updated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primary calf hepatocytes,Vet J,2012,191:323-326公開了三步灌流分離肝細胞的方法,但是獲得的肝細胞的總數(shù)、活率均較低,分別為1.12×107個/克肝組織、85.7%。
因此,急需對原代肝細胞的制備方法進一步改進,以制備高產(chǎn)量、高純度、高存活率的原代肝細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分離原代肝細胞的分離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原代肝細胞的分離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a、肝臟的體外灌流:取離體的動物肝臟,先用灌流液Ⅰ灌流,灌流速度為300-1000mL/min,灌流時間為10-12分鐘;再用灌流液Ⅱ灌流,灌流速度為300-1000mL/min,灌流時間為2-3分鐘;最后用灌流液Ⅲ灌流,灌流速度為300-1200mL/min,灌流時間為25-40分鐘;
其中,所述灌流液I每升含有如下成分:8.1-8.5克氯化鈉,0.5克氯化鉀,2.2-2.6克HEPES,3.5-4.5克NAC,0.9-1.1克EGTA,其余為去離子水;
所述灌流液II每升含有如下成分:8.1-8.5克氯化鈉,0.5克氯化鉀,2.2-2.6克HEPES,其余為去離子水;
所述灌流液III每升含有如下成分:3.8-4克氯化鈉,0.5克氯化鉀,23-25克HEPES,0.07克二水氯化鈣,3.5-4.5克白蛋白,162-260Wünsch單位膠原酶,其余為去離子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未經(jīng)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84714.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