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遙感式隧道列車通過預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71644.9 | 申請日: | 2015-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14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鄭立春;吳博;王紅軍;牛永利;馬一博;宇航;裴海濱;趙瑞清;趙強;王亮;卜秀蘭;田軼華;薛玉霞;石秀錦;馬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誠騁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06 | 分類號: | B61L23/06;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師事務所 11688 | 代理人: | 劉磊 |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遙感 隧道 列車 通過 預警系統 | ||
一種遙感式隧道列車通過預警系統,其包括電源適配器,為信號采集設備、微控制器、信號發射單元提供穩定電源;信號采集設備,包括紅外線感應器,所述信號采集設備安裝在隧道側壁,采集列車移動信息,并將采集到的所述列車移動信息通過數據線實時傳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對信號采集設備采集到的列車移動信息進行分析,并發出特定信號;無線信號發射單元,無線實時傳出來自微控制器的信號;手持型終端設備,接收來自無線信號發射單元的信號,進行信息校驗,根據不同的信號激活不同的提醒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遙感式列車通過預警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隧道內遙感式列車通過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從目前的電氣化鐵路運營現狀來看,鐵路上線路作業人員行車防護的方式,基本采用車站駐站聯絡員和現場行車防護員防護,車站駐站聯絡員防護存在著對列車準確位置不明、通訊不便的缺點;現場行車防護員的防護工作容易受到惡劣天氣和地形地貌(曲線,隧道)的影響,尤其是在隧道內,行車防護預警不到位,人員機具材料不能及時撤至安全地帶,給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及列車的行車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我國土地遼闊,山區眾多,由此鐵路沿線隧洞眾多,隧道內巡視,設備維護及打冰作業非常頻繁,國內已經發生過多起因行車防護不到位引發的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事故。
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高及鐵路運量的不斷增加,列車間隙越來越短,這給鐵路上巡視或者其他維護作業帶來了不安全隱患。尤其是在隧道內,列車通過隧道時,可能粉塵未落下就會有另一輛列車要通過,隧道內作業人員的必須有較高的安全意識,還需要行車防護員有較強的作業經驗,即使如此也無法完全避免誤判,給人身及行車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研制了遙感式隧道列車通過預警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遙感式隧道列車通過預警系統,所述預警系統包括電源適配器、信號采集設備、微控制器、無線信號發射單元以及手持型終端設備等組成部分。
電源適配器包括外殼、電源變壓器和整流電路,所述電源適配器將220V照明電變配為9V直流電,為信號采集設備、微控制器、信號發射單元提供穩定電源。
信號采集設備包括紅外線感應器,所述信號采集設備安裝在隧道側壁,采集列車移動信息,并將采集到的所述列車移動信息通過數據線實時傳送至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包括八位混合信號處理器,所述微控制器對信號采集設備采集到的列車移動信息進行分析,如果采集到的列車移動信息在設定的范圍之內,那么所述微控制器輸出第一信號;如果采集到的列車移動信息超出了設定的范圍之外,那么所述微控制器輸出第二信號。
無線信號發射單元,包括信號放大器和定向天線,所述無線信號發射單元與所述微控制器通過數據線相連,對其接收到的來自微控制器的輸出信號通過信號放大器進行放大以增強發射效果,并通過所述定向天線在方向上有針對性地無線實時傳出。
手持型終端設備包括信號接收裝置、可充電電池、數據校驗裝置、第一和第二提醒裝置,所述信號接收裝置嵌入所述手持型終端設備中,并由所述手持型終端設備內設的可充電電池進行供電,所述信號接收裝置接收來自無線信號發射單元的信號,所述數據校驗裝置進行信息校驗,對于接收到第一信號的情況下,激活第一提醒裝置;對于接收到第二信號的情況下,激活第二提醒裝置;其中所述所述第一提醒裝置和所述第二提醒裝置的提醒模式不同。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遙感式隧道列車通過預警系統,其中所述信號采集設備安裝位置包括隧道兩端口的側壁上,其中所述定向天線指向隧道內部的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信號采集設備所采集的列車移動信息包括列車經過的時間、速度以及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一提醒裝置和所述第二提醒裝置的提醒模式選自聲、光、震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誠騁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誠騁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164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