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46495.0 | 申請日: | 2015-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47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麥云飛;王海博;劉磊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海博 |
| 主分類號: | F15B11/08 | 分類號: | F15B11/08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陳可鑫 |
| 地址: | 163000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系統,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移動式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移動式工程機械中,如液壓挖掘機和起重機,通常情況下將初始能量轉換器(如柴油發動機或者)所轉換的功率通過液壓驅動和控制單元傳遞到工作設備的各個直線型執行元件(液壓缸)或者旋轉型執行元件(液壓馬達),由初始能量轉換器所驅動的泵將液壓油輸送到閥塊,并由閥塊分配給執行元件,以操作負載。
而在這些移動式工程機械中則往往需要單個液壓泵在工作時即要驅動多個直線型執行元件或旋轉型執行元件進行操作,又要驅動旋轉型執行元件來進行移動。
此外,直線型或者旋轉型執行元件可用來實現部件的舉升、伸縮、旋轉等動作,但是通常為了鎖定直線型執行元件并維持其工作平穩,而配合設置有平衡閥,來起到平穩和安全的作用,然而在液壓缸的活塞桿所作用的部件處于靜止和動作臨界狀態時,由于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差異,所作用的部件的受力急劇變化,會導致其抖動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系統,其能夠以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易于操作的特點實現對工程機械的控制。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系統,其工作時采用單個液壓泵即可驅動移動式工程機械的多個執行元件進行作業,又可驅動旋轉型執行元件來使得移動式工程機械移動。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系統,使得其既能夠在工作時進行壓力補償又能夠在臨界狀態時減緩執行元件抖動現象。
為此,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壓系統,其包括液壓泵、油箱、第一直線執行機構、第二直線執行機構、旋轉執行機構以及液壓泵調節機構;其中,液壓泵分別驅動第一直線執行機構、第二直線執行機構、一個旋轉執行機構進行工作,其中,該第一直線執行機構包括第一換向閥、第一壓力補償閥、第一液控鎖定閥以及第一液壓缸,該第二直線執行機構包括第二換向閥、第二壓力補償閥、第二液控鎖定閥,以及第二液壓缸,而該旋轉執行機構包括第三換向閥、馬達以及馬達排量控制裝置,該液壓泵調節機構包括第三壓力補償閥和泵調節缸;
該液壓系統還包括負載比較機構,該負載比較機構包括缸間負載比較機構和泵負載比較機構;
該缸間負載比較機構的兩入口分別連接到第一換向閥的負載檢測端口和第二換向閥的負載檢測端口,其中第一換向閥的負載檢測端口和第二換向閥的負載檢測端口在工作時分別與第一壓力補償閥和第二壓力補償閥的出口相連通,而在非工作時分別與油箱相連通,而該缸間負載比較機構的出口連通到第一壓力補償閥的補償口和第二壓力補償閥的補償口,從而該缸間負載比較機構將兩負載檢測端口的壓力進行比較后將較大壓力連通到第一壓力補償閥和第二壓力補償閥的補償口,以進行壓力補償;
該泵負載比較機構兩個入口分別連接到缸間負載比較機構的出口以及第三換向閥的負載檢測端口,其中該第三換向閥的負載端口在工作時與馬達入口連通而在非工作時與油箱連通,而該泵負載比較機構的出口連通到第三壓力補償閥的補償口,從而該泵負載比較機構將其兩入口壓力進行比較后將較大壓力連通道第三壓力補償閥的補償口,并通過泵調節缸來調節該液壓泵。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液壓系統,本發明第二方面優選地,第一直線執行機構與第二直線執行機構結構相同。
根據第一方面所述的液壓系統,本發明第三方面優選地,在第一直線執行機構中,第一換向閥為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一壓力補償閥包括第一左壓力補償閥和第一右壓力補償閥,第一液控鎖定閥包括第一左液控鎖定閥、第一中液控鎖定閥、第一右液控鎖定閥,第一液壓缸為第一雙作用液壓缸,其中,第一電磁換向閥的工作口通過第一左壓力補償閥和第一右壓力補償閥連接到第一左液控鎖定閥、第一中液控鎖定閥、第一右液控鎖定閥,并經由第一左液控鎖定閥、第一中液控鎖定閥、第一右液控鎖定閥連接到第一雙作用液壓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的液壓系統,本發明的第四方面優選地,第一電磁換向閥為三位十通電磁換向閥,當第一電磁換向閥處于中位時,第一電磁換向閥的負載檢測C口與其T1口相連通,并通過該T1口連通到油箱,同時第一電磁換向閥的其他端口相互之間在其閥塊體內均未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海博,未經王海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464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