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HER-2/NEU抗原的DC細胞、靶向性免疫細胞群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25509.0 | 申請日: | 2015-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30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光華;李財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光華 |
| 主分類號: | C12N5/10 | 分類號: | C12N5/10;C12N15/87;C12N5/0783;A61K39/00;A61K35/17;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東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her neu 抗原 dc 細胞 靶向 免疫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DC細胞、靶向性免疫細胞群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惡性腫瘤是人類主要的致死性疾病類型,死亡率居高不下。衛生部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惡性腫瘤居我國居民前十位死因首位。2010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患者268萬人,死亡197萬人;目前全國共有惡性腫瘤患者600余萬人。每年用于惡性腫瘤病人的醫療費用約占衛生總費用的20%,是全社會最大的醫療負擔。目前的治療手段對于達到治愈、延長惡性腫瘤患者生存期以及改善生活質量等目標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尤其對于某些類型的惡性腫瘤即使是早期診斷也難以獲得滿意的療效,至于轉移性、全身性或進展期的惡性腫瘤則更難以治愈。
目前的腫瘤治療策略中,手術和放療等局部治療對局限性腫瘤有較好的療效,而對于全身性、轉移性或局部治療后的微小殘留病灶則主要依靠化療或免疫療法進行系統性治療。腫瘤發病是多步驟、多基因作用的結果,腫瘤細胞表現出生長、分化與凋亡的失控。臨床上病人癥狀的多樣性和個體遺傳異質性,以及腫瘤遠處轉移病灶的出現,使腫瘤治療必須以全身性疾病的觀點,采用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即根據每個腫瘤病人的特點,采用局部治療結合全身治療;不僅要消除局部病灶的腫瘤,還要控制腫瘤的復發、轉移生長及腫瘤對重要臟器的侵襲,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腫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期。通常腫瘤局部病灶的治療可采取手術和物理治療(包括射頻消融、熱療、放療、冷凍、超聲波及激光治療等)方法消除,然而對于影像學不能發現的腫瘤微小病灶(如轉移復發灶、局部治療后的殘留病灶、血液中的癌細胞),以上局部治療手段則無能為力,必須通過全身性治療手段加以解決。由于腫瘤的轉移、復發、擴散更為致命,因此全身性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目前全身性治療有傳統化學治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生物治療(包括干細胞移植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以及基因治療等。傳統化療雖然在某些腫瘤治療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對延長腫瘤病人生存期方面仍然貢獻不大。而且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的天然耐藥和獲得性多藥耐藥以及化療毒性,使化學治療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妨礙。多年來的臨床實踐證明它并非是全身治療的優勢項目。
免疫細胞治療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括CIK和DC細胞。由于它治療范圍廣(可用于實體腫瘤及白血病),特別對腫瘤微小病灶(包括轉移、復發灶、血液中的癌細胞)更為有效,無毒副作用,而且適用于腫瘤各階段(如晚期放、化療不能使用);因此它是全身治療的一個優勢項目。免疫細胞治療對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存期有顯著的效果,倍受國內外推崇,是目前全身治療的最佳手段之一,臨床潛力巨大。
然而,目前用于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的免疫細胞的制備方法仍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安全、高效的制備DC細胞和靶向性免疫細胞群的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是基于發明人的下列發現而完成的:
隨著生物治療技術的發展,對惡性腫瘤進行免疫治療已成為研究熱點,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一種嶄新模式,尤其是細胞介導的過繼免疫治療已較為成熟已經進入臨床應用階段,并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細胞介導的過繼免疫治療已成為腫瘤患者放、化療后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對于促進患者免疫系統的重建、消除殘留病灶及骨髓凈化都具有良好效果。人們通過研究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LAK)細胞、腫瘤浸潤淋巴(TIL)細胞、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CIK)細胞等,表明CIK細胞是一種新型、高效、具有廣譜殺瘤活性的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限制性免疫效應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顯露出巨大的應用價值。樹突狀細胞(DC)是人體內功能強大的主要的抗原遞呈細胞,能誘導出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淋巴細胞(CTL)反應并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影響β細胞(胰腺的胰島中能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的增殖,活化體液免疫應答。將CIK細胞和DC聯合治療惡性腫瘤,有助于解除腫瘤患者的T細胞免疫無能,有協同抗腫瘤的作用。越來越多的試驗和臨床實踐表明的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聯合樹突狀細胞對惡性腫瘤的治療(CIK/DC細胞治療)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其中,CTL細胞是CD8+的T細胞亞群,為一種特異T細胞,對某些病毒、腫瘤細胞等具有直接殺傷作用,與自然殺傷細胞構成機體抗病毒、抗腫瘤的重要防線。CTL殺傷機制有:①釋放穿孔素,顆粒酶,裂解靶細胞。②通過FasL介導靶細胞的凋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光華,未經楊光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255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測定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HER2-neu的基因表達及其水平與存活率之間相關性的方法
- HER2/neu與Herstatin相互作用的活性片段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 循環癌細胞上Her-2/neu蛋白的增加水平的檢測以及治療
- 未分離的循環癌細胞的Her-2/neu蛋白的檢測和治療
- 一種新的HER2/neu基因改造的樹突細胞疫苗
- 通過代謝競爭除去污染性的非人唾液酸
- 測定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HER2-neu的基因表達及其水平與存活率之間相關性的方法
- Her2-neu抗原陽性腫瘤治療性疫苗的制備及應用
- 一種熒光高效液相色譜檢測發酵紅肉制品中Neu5Gc的方法
- 抗P185neu/c-erbB-2單克隆抗體雜交瘤其制備方法及腫瘤檢測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