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除草劑耐受性玉米植物DBN9858的核酸序列及其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19911.8 | 申請日: | 2015-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780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康越景;郭明欣;劉海利;張成偉;丁德榮;焦國偉;魏雪松;湯波;夏祖靈;熊冠軍;徐亮;鮑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N15/11;C12N5/10;A01N47/44;A01P7/04;A01G7/06;C12N15/82;C12N15/32;C12N15/54;A01H1/02;A01H6/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檢測 除草劑 耐受 玉米 植物 dbn9858 核酸 序列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檢測除草劑耐受性玉米植物DBN9858的核酸序列及其檢測方法,所述玉米植物的核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或其互補序列、或者SEQ ID NO:2或其互補序列。本發明轉基因玉米事件DBN9858對草甘膦除草劑和草銨膦除草劑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對產量無影響,且檢測方法可以準確快速的鑒定生物樣品中是否包含轉基因玉米事件DBN9858的DNA分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檢測除草劑耐受性玉米植物DBN9858的核酸序列及其檢測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耐受草甘膦和草銨膦的玉米植物DBN9858和檢測生物樣品中是否包含特定轉基因玉米事件DBN9858的DNA分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N-膦酰甲基甘氨酸,也稱為草甘膦,是一種內吸傳導型慢性廣譜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是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的合成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競爭性抑制劑,可抑制PEP和3-磷酸莽草酸這兩種底物在EPSPS催化下向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莽草酸的轉化,從而阻斷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前體-莽草酸的合成途徑,使蛋白質的合成受到干擾導致植物和細菌死亡。
草甘膦耐受性可以通過表達修飾的EPSPS來實現。修飾的EPSPS對草甘膦具有更低的親和性,因而在草甘膦存在的情況下,EPSPS保持了它們的催化活性,即獲得了草甘膦耐受性。
玉米(Zea mays L.)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在玉米生產中除草劑耐受性是一項重要的農藝性狀,特別是對草甘膦除草劑的耐受性。玉米對草甘膦除草劑的耐受性可以通過轉基因的方法使草甘膦除草劑耐受型基因(EPSPS,CP4)在玉米植物中表達而獲得,例如玉米事件NK603、玉米事件MON88017等。
草甘膦耐受性耕種系統的普遍采用和草甘膦使用的日益增加已經導致近年來草甘膦抗性雜草的流行。在種植者面對草甘膦抗性雜草或向更難以控制的雜草物種轉變的地區,種植者可以通過與能夠控制遺漏雜草的其他除草劑混合或交替使用來補償草甘膦的弱點。
草銨膦是膦絲菌素類除草劑中的一種非系統性、非選擇性除草劑。主要用于一年生或多年生闊葉雜草的出土后控制,是通過L-膦絲菌素(草銨膦中的活性成分)對谷氨酰胺合酶(一種對于植物中的氨解毒必需的酶)的不可逆抑制來控制雜草的。與草甘膦殺根不同,草銨膦先殺葉,通過植物蒸騰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質部進行傳導,其速效性間于百草枯和草甘膦之間。
從鏈霉菌分離的酶膦絲菌素N-乙酰基轉移酶(PAT)通過乙酰化催化L-膦絲菌素轉化為其無活性形式。表達PAT的植物優化形式的基因已經在大豆中使 用以賦予大豆對草銨膦除草劑的耐受性,例如大豆事件A5547-127。因此與草銨膦耐受性性狀組合使用草銨膦除草劑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管理草甘膦抗性雜草的非選擇性手段。
同時,隨著轉基因抗蟲玉米大面積種植,少量存活下來的昆蟲/害蟲經過幾代繁殖后,可能產生抗性。抗除草劑轉基因玉米作為非抗蟲轉基因玉米,與轉基因抗蟲玉米以一定比例一并種植,可以延緩昆蟲/害蟲產生抗藥性。
已知外源基因在植物體內的表達受到它們的染色體位置的影響,可能是由于染色質結構(如異染色質)或轉錄調節元件(如增強子)接近整合位點。為此,通常需要篩選大量的事件才有可能鑒定出可以商業化的事件(即導入的目標基因得到最優表達的事件)。例如,在植物和其他生物體中已經觀察到導入基因的表達量在事件間可能有很大差異;在表達的空間或時間模式上可能也存在差異,如在不同植物組織之間轉基因的相對表達存在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實際的表達模式可能與根據導入的基因構建體中的轉錄調節元件所預期的表達模式不一致。因此,通常需要產生成百上千個不同的事件并從這些事件中篩選出具有以商業化為目的所預期的轉基因表達量和表達模式的單一事件。具有預期的轉基因表達量和表達模式的事件可用于采用常規育種方法通過有性異型雜交將轉基因滲入到其他遺傳背景中。通過這種雜交方式產生的后代保持了原始轉化體的轉基因表達特征。應用這種策略模式可以確保在許多品種中具有可靠的基因表達,而這些品種能很好的適應當地的生長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199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書畫褶皺、霉菌處理裝置
- 下一篇:拔河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