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黃曲霉素檢測功能的農產品智能分選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92630.0 | 申請日: | 2015-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63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韓仲志;耿琪超;劉杰;鄧立苗;馮永蓮;魏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農業大學;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大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青島青農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中科貝爾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342 | 分類號: | B07C5/342;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黃曲霉 檢測 功能 農產品 智能 分選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黃曲霉素檢測功能的農產品智能分選機,該裝置核心是黃曲霉素分選檢測單元,分選檢測單元中安裝有紫外和可見光源、雙波長濾波片組、雙鏡面反射系統及線陣CCD相機等。物料經履帶式輸送裝置送入分選檢測單元,線陣CCD相機采集物料可見光圖像和通過濾波片拍攝的兩幅紫外熒光圖像,通過計算機檢測算法實現黃曲霉素污染籽粒的在線檢測。本發明中使用的雙濾波片的波長通過高光譜成像方法確定,更換不同的濾波片可檢測不同農產品,特別的,437和537nm可用來檢測玉米,420和450nm可用于檢測花生,400和420nm可用于檢測辣椒。該裝置可廣泛用于農產品加工貿易領域,提高黃曲霉素在線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黃曲霉素檢測功能的農產品智能分選機。
背景技術
黃曲霉素是一種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易在糧食作物上生長,其中玉米、農產品、辣椒及其制品的黃曲霉素含量最高且極易感染,各國在黃曲霉素含量上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然而,由于在種植存儲過程中導致的黃曲霉素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及其制品的正常出口,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現有的農產品色選機采用普通光源照射,根據農產品表面光學特性的差異,將其中的霉變、破損及異色顆粒自動分揀出來。但對于部分黃曲霉素污染的農產品,很難通過表面光信號實現分選。
針對農產品黃曲霉素的檢測及分選,中國發明專利CN 103234945 A公開了一種黃曲霉素檢測及分選裝置,采用滑槽裝置將農產品籽粒輸送至黃曲霉素檢測裝置,用紫外線光源照射農產品表面,受到紫外線激發的黃曲霉素產生黃綠色熒光,通過兩側的分光棱鏡將物料的熒光分成R、G、B三路,并由TDI CCD圖像傳感器轉換為電信號,合并成彩色圖像。通過分析彩色圖像的R、G、B值判斷農產品黃曲霉素感染情況。然而RGB三色形成的一副彩色圖像分析的精度較低,且滑槽式輸送裝置在輸送過程中,物料輸送不穩定,易產生跳動,造成圖像采集不清晰以及原料的浪費。
美國發明專利US 20120061586A1公開了另一種黃曲霉素檢測方法和裝置,采用旋轉的輸送帶將待測玉米粒送入檢測室,利用中心波長為365nm的紫外線照射帶有黃曲霉素的玉米,其產生的綠黃色熒光通過液晶可調諧濾波器和光譜成像相機,將波長在451nm到500nm波段的熒光進行光譜成像,對該波段的熒光峰值和熒光峰值位移進行分析,當黃曲霉素污染程度增高時,熒光峰值降低,波長變長。然而,液晶可調濾波器價格太高,導致該裝置的成本昂貴,在廣大的農戶和小型作坊間難以得到推廣運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一種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識別率高、成本低且效率高的具有黃曲霉素檢測功能的農產品智能分選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具有黃曲霉素檢測功能的農產品智能分選機,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有分選檢測單元和履帶式輸送機構,所述的分選檢測室箱體中安裝有紫外光源、特定波長的濾波片組和線陣相機,所述分選檢測裝置安裝在履帶式輸送機構末端,履帶式輸送機構上端安裝有進料機構,分選檢測室通道出口處安裝有噴氣閥,該噴氣閥下方安裝有物料收集箱。
所述的分選檢測單元是一個封閉的檢測室箱體,該箱體中部開設有供被測物料通過的通道,該通道兩側分別安裝兩套檢測裝置,每套檢測裝置包括光源系統、濾波系統、鏡面成像系統和成像處理系統。
所述的光源系統由一排中心波長為365nm的LED紫外燈和一排全波段高亮LED燈珠組成,作為一種可選方案,LED紫外燈珠美國陸陽LUYOR-3404臺式紫外線燈所用燈珠,高亮LED燈珠可選擇美國CREE大功率LED燈珠。
所述的濾波系統是由三段濾波片組成。第一節和第三節裝有兩個特定波長的濾波片,第二節安裝有全透式濾波片,根據不同的檢測物料所選擇的兩個波長不同,對于辣椒是400nm和420nm,對于玉米是437nm和537nm,對于花生是420nm和45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農業大學;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大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青島青農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中科貝爾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農業大學;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大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青島青農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中科貝爾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926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