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76766.2 | 申請日: | 2015-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17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蘇江濱;王旭東;馬驥;劉陽;蔣美萍;唐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14/35 | 分類號: | C23C14/35;C23C14/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32207 | 代理人: | 霍冠禹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電阻率 cu cu2o 半導體 彌散 復合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中Cu和Cu2O組分彌散均勻分布,摩爾比例為10:1,薄膜厚度約為72nm,電阻率為(5.23~9.98)×10-5Ω·cm,禁帶寬度為(2.23~2.47)eV。
2.一種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JGP500A型平衡磁控濺射鍍膜系統,先將干凈的玻璃片固定在樣品盤上,再將高純銅靶安裝在濺射源上;
2)關上腔門抽高真空,然后通高純氬氣,并調節高閥保持腔室氣壓恒定;所述步驟2)中,所述高真空為5.0×10-4Pa,所述氬氣的流量和純度分別為15sccm和99.999wt.%,所述腔室氣壓為0.1Pa;
3)在直流100W的功率下對銅靶預濺射10分鐘,以除去銅靶表面可能的氧化層;
4)調節濺射功率,打開樣品擋板,通過改變襯底偏壓在玻璃襯底上沉積了Cu/Cu2O彌散復合薄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銅靶的純度為99.99wt.%。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濺射源為直流濺射源。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濺射功率為直流40W。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襯底偏壓為直流(0~-200)V。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電阻率Cu/Cu2O半導體彌散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沉積的溫度為室溫,沉積的速率和時間分別為0.03nm/s和4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676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造由碳構成的納米結構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C/Si膜的制備工藝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 氧化亞銅的球形組裝粒子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用于催化還原CO<sub>2</sub>為有機燃料的Cu/Cu<sub>2</sub>O薄膜材料
- 制備ZnO/Cu<sub>2</sub>O異質結材料及ZnO/Cu<sub>2</sub>O三維結構異質結太陽電池的方法
- 熱氧化反應制備Cu<sub>2</sub>O及Au/Cu<sub>2</sub>O核殼異質結納米立方體的方法
- 一種Cu<sub>2</sub>O/MgO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 Cu<sub>2</sub>O/TiO<sub>2</sub>納米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
- 氧化亞銅納米粒子增強液晶的電光性能的方法
- 銅基MOF材料制備多孔碳負載的Cu2O/Cu復合材料的方法及其應用
- 一種具有中空微反應腔結構的半導體基異質納米晶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Cu2O納米纖維的可控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