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肝素修飾的可斷鍵阿霉素脂質體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55455.8 | 申請日: | 2015-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6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柯學;韓苗苗;楊淼;張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127 | 分類號: | A61K9/127;A61K31/728;A61K47/48;A61P35/04;A61P35/00;A61K31/70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119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肝素 修飾 可斷鍵 阿霉素 脂質體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肝素修飾的可斷鍵阿霉素脂質體(Hep-S-S-DOX-Lip)制劑,本發明還公開了這種Hep-S-S-DOX-Lip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肝素(heparin,Hep)是一種酸性的粘多糖,在臨床上廣泛用于抗凝血和抗血栓。近年來,人們在輔助使用肝素治療和預防癌癥并發的靜脈血栓時,發現肝素可以抑制腫瘤轉移,延長惡性腫瘤患者的壽命。因此,國內外對肝素抗轉移機制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肝素的抗腫瘤轉移作用涉及到腫瘤形成與生長的各個環節。肝素促進組織因子旁路途徑抑制物的釋放從而抑制腫瘤血管的新生。肝素可以抑制肝素酶的活性,因此干預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
相對于開發昂貴的抗腫瘤轉移的藥物,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應用納米載體治療腫瘤轉移。但將刺激響應型納米藥物載體用于轉移瘤的研究報道還很少。該載體是指在體循環時維持原形,到達腫瘤位點時,腫瘤的特有環境將刺激載體發生轉變,促進藥物在腫瘤部位的釋放,進一步提高載體的靶向性和有效性。其中,利用二硫鍵實現納米載體在腫瘤細胞內的觸發表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二硫鍵在體內血液循環過程中可長期穩定存在,但在富含還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的環境中會發生斷鍵反應,而GSH在腫瘤細胞內的濃度(2~8mmol/L)要比其在血漿中的濃度(1~2μmol/L)高1000倍以上,因此,若通過二硫鍵負載藥物,則可以利用這種濃度差實現藥物在腫瘤細胞內的控制釋放。
本發明選擇的模型藥物為阿霉素(Doxorubicin,DOX)。為橙紅色結晶粉末,別名多柔比星、羥柔紅霉素、14-羥正定霉素,熔點204-205℃,分子量為579.98。其結構中帶有羥基,呈弱堿性。阿霉素作為經典的化療藥物,抗腫瘤機制明確,主要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1974年即在美國獲準臨床應用,用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神經細胞瘤等。注射后廣泛分布于心、肝、脾、肺、腎中,在血漿中消失迅速,且其不良反應較多,最嚴重的是劑量依賴性心臟毒性和神經毒性,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使阿霉素的應用受到限制,這也一直是化學結構改造和新劑型研發工作的焦點。
本發明是在構建阿霉素脂質體(DOX-Lip)的基礎上,通過共價鍵結合的方式將肝素修飾材料修飾在脂質體表面。本發明用肝素修飾阿霉素脂質體,發現具有抗腫瘤細胞轉移和生長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制備肝素修飾的可斷鍵阿霉素脂質體(Hep-S-S-DOX-Lip),延長阿霉素的體內半衰期,提高阿霉素的生物利用度,并發揮肝素抗腫瘤轉移的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
本發明Hep-S-S-DOX-Lip制劑,含下列組分及重量比:
阿霉素??1
肝素修飾材料??1~4
大豆卵磷脂??10~80
膽固醇??1~8
十八胺??1~4
本發明中肝素修飾材料(Hep-DTSP)的制備方法如下:
利用乙二胺的兩端氨基,通過聚合物末端反應,將肝素的羧基和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羥基丁二酰亞胺酯)(DTSP)的酯基橋接,獲得二硫鍵修飾的肝素(Hep-DTSP)。
優選地,稱取一定量的Hep溶于pH?7.2的PBS溶液中,然后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亞胺鹽酸鹽(EDC.HCl)和N-羥基硫代琥珀酰亞胺(Sulfo-NHS),再緩慢滴加乙二胺,室溫攪拌反應。透析法除去未反應物質。將透析液凍干得白色粉末。經將白色粉末溶于水中,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羥基丁二酰亞胺酯)(DTSP)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將DTSP的DMF溶液緩慢滴加到水溶液中,然后滴加三乙胺室溫反應,透析除去未反應物質。旋轉蒸發除去溶劑,當溶劑剩余少量時,加乙醇沉淀產物,離心棄上清,將沉淀真空干燥,得白色固體。經1H?NMR鑒定為目標產物Hep-DTSP。
本發明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備步驟如下:
a.將處方量的大豆卵磷脂、膽固醇、十八胺溶于三氯甲烷中;
b.在水浴30℃~40℃條件下于旋轉蒸發儀上旋蒸去除三氯甲烷;待有機溶劑揮干后,繼續旋蒸2h;
c.加入PBS緩沖溶液,在水浴30℃~40℃條件下水合1h形成白色的分散乳液;
d.將步驟c中的乳液用探頭超聲儀進行超聲分散,即得空白脂質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554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頭孢替唑鈉凍干粉針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口服生物利用的基于脂質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