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電動液壓導線壓接鉗的缸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35279.1 | 申請日: | 2015-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952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仲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仲友 |
| 主分類號: | F15B15/20 | 分類號: | 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電動 液壓 導線 壓接鉗 缸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壓缸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適用于電動液壓導線壓接鉗的缸體結構。
背景技術
申請人在1999年9月8日申請了發明專利:手提式電動液壓導線壓緊鉗(ZL97118910.2),該設備目前存在缸體內的油壓保壓時間不夠長,壓緊速率不夠快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供保壓時間長,壓緊速率快,安全可靠的適用于電動液壓導線壓接鉗的缸體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適用于電動液壓導線壓接鉗的缸體結構,在缸體上部設置有第一活塞腔,第一活塞腔內設置有主活塞,主活塞下側的中部開設有第二活塞腔,所述缸體上端的中央固定安裝有伸入所述第二活塞腔內的輔活塞,輔活塞中央設置有中心油路;
所述缸體下端的中部設置有進油端,進油端通過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進油管路導通至主活塞下側的第一活塞腔,所述進油管路的出油端設置的單向出油閥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出油壓,從而使進油管路具有不同的出油壓;出油壓較低的進油管路與先導油路連通,先導油路通過輔活塞的中心油路導通至第二活塞腔;
缸體內的第一活塞腔底壁上設置有回油閥,回油閥通過回油管路導通至缸體的下端面,缸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手動閥,手動閥截斷或導通所述回油管路;
所述先導油路和回油管路導通。
所述進油管路有兩條;所述單向出油閥對應設置有兩個,一個為低壓出油閥,另一個為高壓出油閥。
所述缸體內設置有泄壓油路,泄壓油路溝通進油端和缸體的下端面,缸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安全閥安裝位,安全閥安裝位內設置有截斷或導通泄壓油路的安全閥。
所述缸體內上設置有溝通缸體側壁和缸體下端面的進油管路,進油管路的缸體側壁端旋裝有密封堵頭。
所述輔活塞頂端和第二活塞腔的內底之間設置有一定的通油間隙。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本發明的進油端通過兩條的進油管路與第一活塞腔導通,所述進油管路的出油端均設置有單向出油閥,一個為低壓出油閥,另一個為高壓出油閥,該設計在活塞腔內的油壓達到一定壓力時,低壓出油閥率先停止進油,高壓出油閥繼續工作,持續給活塞腔輸油,若只配備一條選用高壓出油閥的進油管路,其進油速度過慢,兩條較為合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仰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5是圖1的C-C剖視圖。
圖中:1-高壓出油閥;2-回油閥;3-缸體;4-低壓出油閥;5-回油管路;6-輔活塞安裝位;7-進油管路;8-進油端;9-回油管路的出油端;10-缸體下端面;11-泄壓油路的出油端;12-主活塞;13-通油間隙;14-輔活塞;15-中心油路;16-密封圈;17-第一活塞腔;18-密封堵頭;19-進油管路;20-安全閥安裝位;21-低壓出油閥;22-回油閥;23-手動閥;24-第二進油管路;25-回油管路;26-先導油路;27-第一進油管路;28-高壓出油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適用于電動液壓導線壓接鉗的缸體結構,在缸體3上部設置有第一活塞腔17,第一活塞腔17內設置有主活塞12,主活塞12下側的中部開設有第二活塞腔,所述缸體3上端的中央固定安裝有伸入所述第二活塞腔內的輔活塞14,輔活塞14中央設置有中心油路15;
所述缸體下端的中部設置有進油端8,進油端通過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進油管路24,27導通至主活塞12下側的第一活塞腔,所述進油管路的出油端設置的單向出油閥(即,低壓出油閥21,高壓出油閥28)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出油壓,從而使進油管路(即,第一進油管路27,第二進油管路24)具有不同的出油壓;出油壓較低的進油管路(即,第一進油管路27)與先導油路26連通,先導油路26通過輔活塞的中心油路15導通至第二活塞腔;該設計使得油液先通過第一進油管路27、先導油路26、中心油路15進入第二活塞腔,使得主活塞先受到第二活塞腔內的油壓而上移,第一活塞腔內形成短暫的負壓,然后,低壓出油閥21導通使得主活塞迅速上移,
缸體3內的第一活塞腔底壁上設置有回油閥22,回油閥22通過回油管路25導通至缸體的下端面10,缸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手動閥23,手動閥23截斷或導通所述回油管路25;
所述先導油路26和回油管路25導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仲友,未經張仲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352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