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光高沖擊耐磨PC/ABS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14998.5 | 申請日: | 2015-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7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艷;何曉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55/02;C08L51/00;C08L83/04;C08K9/04;C08K7/28;C08F287/00;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1300上海市浦東新區宣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光高 沖擊 耐磨 pc abs 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高分子材料領域的改性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高光高沖擊耐磨改性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合金材料含有表面改性HGB(Hollow?Glass?Ball空心玻璃球)和硅酮粉、60°光澤(GU)達到80以上、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達到600J/m以上。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PC)是性能優異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綜臺性能,機械強度高、耐沖擊韌性好、尺寸穩定、耐熱較好、電絕緣性好;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具有優異的耐沖擊性、良好的低溫性能和耐化學藥品性、尺寸穩定性好、表面光澤性好、流動性好,易于加工。PC/ABS合金產品既保留PC樹脂的韌性、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又具有ABS優良的低溫抗沖擊性、加工流動性和表面光澤性,因此是制造汽車內外飾件、家電外殼和電子通訊器材外殼等理想材料。
但應用于家電(如液晶電視外殼、音響外殼等)、通訊器材(如智能手機外殼、無線網卡外殼等)等領域時,往往需要進行二次加工(如電鍍、噴漆等)以此來滿足人們對產品美觀、耐磨等方面的要求,但二次加工會帶來生產成本的提高、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開發高光澤免噴涂耐磨的PC/ABS合金的前景廣闊。同時應用于智能手機外殼等制件要求具有高沖擊韌性,減少手機意外跌落引起的破損,而高耐磨能夠避免清理手機時引起的表面磨損。
針對PC/ABS光澤改性通常方法是添加高光樹脂、填料、光澤改善劑等,耐磨改性通常添加高硬度樹脂、耐磨填料、高分子耐磨劑等,韌性改善通常添加增韌劑。現有技術中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3232701公開了一種耐刮擦高光PC/ABS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組成:PC樹脂55~90份,ABS樹脂5~25份,PMMA樹脂5~20份,相容劑0.5~2份,抗氧劑0.1~1份,潤滑劑0.1~1份;但該技術制備得到的合金不耐沖擊。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268144公開(公告)日2008.09.17,公開了一種具有改進的抗劃性和光穩定性的聚合物和涂料組合物,其包含:a)聚合物基質或成膜粘合劑,b)羧酸試劑官能化的烯烴聚合物或共聚物,和c)伯或仲脂肪酸酰胺;前提是聚合物基質不僅僅包含聚烯烴或橡膠改性的聚烯烴。但該技術需要二次噴涂加工,帶來生產成本的提高、環境污染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高光高沖擊耐磨PC/ABS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含有表面改性HGB和硅酮粉成分,具有高光澤、高常溫沖擊及低溫沖擊韌性、耐磨特性,減少噴漆二次加工工序,成本低,更具有廣泛市場價值。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PC/ABS合金的制備方法,通過將PC、ABS、PBT/PEG‐g‐MSA(聚對本二甲酸‐乙二醇醚嵌段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和硅酮粉經均勻混合后與表面改性HGB一同熔融共混得到,其中:PBT/PEG‐g‐MSA通過溶液接枝法將MMA(甲基丙烯酸甲酯)、St(苯乙烯)、AN(丙烯腈)與PBT/PEG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得到。
所述的熔融共混優選進一步添加抗氧劑、抗紫外劑、潤滑劑和熱穩定劑。
所述的熔融共混采用雙螺桿擠出機,將表面改性HGB用側喂料方式加入,側喂料螺桿轉速為200‐250r/min,螺桿轉速為250‐350r/min,停留時間為1‐2分鐘。
所述的熔融共混的溫度為:一區溫度為200℃,二區溫度為230℃,三區溫度為240℃,四區溫度為250℃,五區溫度為255℃,六區溫度為255℃,七區溫度為255℃,八區溫度為255℃,九區溫度為255℃。
所述的PBT/PEG‐g‐MSA通過以下方式制備得到:在裝有攪伴器、溫度計、回流冷凝管和通入氮氣裝置的四口燒瓶中首先加入二氯乙烷溶劑,將50質量份的PBT/PEG嵌段共聚物溶于二氯乙烷溶劑中;加熱攪拌回流至PBT/PEG全部溶解,然后在70℃下加入10份的MMA和0.1份氯磺酸,恒溫70℃反應8h后,再加入10份的St、AN和0.1份的BPO(過氧化苯甲酰),再恒溫70℃反應8h后,將反應體系冷卻至50℃倒入培養皿中,在0.1MPa、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反應產物為薄膜狀,將薄膜剪成碎片包入濾紙中,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甲苯提取20h,制成PBT/PEG‐g‐MSA。
所述的表面改性具體是指稀土離子表面改性,所述的稀土醋酸鹽優選為醋酸銩、醋酸鏑或醋酸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49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