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飛行器的起落架的驅動系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80051075.0 | 申請日: | 2014-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56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阿諾·迪代 | 申請(專利權)人: | 空中客車營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5/40 | 分類號: | B64C2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艷江;張偉 |
| 地址: | 英國布*** | 國省代碼: | 英國;GB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飛行器 起落架 驅動 系統 | ||
本發(fā)明是一種用于使飛行器起落架(10)的輪旋轉的驅動系統。該驅動系統包括馬達(52)和從動齒輪(20),其中,該馬達(52)能夠操作成經由驅動路徑使驅動小齒輪(60)旋轉,該從動齒輪(20)適于安裝至輪(16)。該驅動系統具有第一構型,在第一構型中,驅動小齒輪能夠與從動齒輪嚙合以允許馬達經由驅動路徑驅動從動齒輪。驅動路徑具有輸入軸,該輸入軸具有與輸出軸的旋轉軸線間隔開的旋轉軸線。輸出軸能夠操作成繞與輸入軸的旋轉軸線樞轉。另外,飛行器起落架具有輪和驅動系統,其中,驅動系統的從動齒輪安裝至該輪。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使飛行器起落架的一個或多個輪旋轉以進行地面滑行和/或在著陸之前開始自旋的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飛行器需要在飛機場上的各地點之間進行地面滑行。一個示例為跑道與飛行器的乘客上飛行器或下飛行器的位置(例如,登機口)之間的滑行。通常,這種滑行通過使用來自飛行器的發(fā)動機的推力向前推進飛行器使得起落架輪發(fā)生旋轉來實現。由于地面滑行速度必需相對較低,因此發(fā)動機必須以非常低的功率運行。這意味著:由于這種低功率下的低推進效率而使得存在相對較高的燃料消耗。這導致了機場周圍局部大氣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程度增加。此外,即使當發(fā)動機以低功率運行,通常仍需要應用輪制動器來限制地面滑行速度,從而導致制動器的高度磨損。
使用民用飛行器的主發(fā)動機使民用飛行器進行例如遠離登機口的倒行是不被允許的。當必需倒行時或者在不能夠實施經由主發(fā)動機推力的地面滑行的其他情況下,使用拖吊車來調動飛行器四處移動。這個過程是費力且成本高昂的。
因此,需要一種驅動系統在地面滑行操作期間向飛行器起落架的輪提供動力。還需要在著陸之前使用這種驅動系統來對輪進行預自旋,使得輪在著地時已經以其初始著陸速度或接近該著陸速度自旋。這種預著陸的開始自旋被認為可以減小著陸時的輪胎磨損,并且可以減小著陸期間傳輸至起落架的負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使飛行器起落架的輪旋轉的驅動系統,該驅動系統包括馬達和從動齒輪,其中,該馬達能夠操作成經由驅動路徑使驅動小齒輪旋轉,該從動齒輪適于安裝至輪,其中,驅動系統具有第一構型,在第一構型中,驅動小齒輪能夠與從動齒輪嚙合以允許馬達經由驅動路徑驅動從動齒輪,其中,該驅動路徑具有輸入軸,該輸入軸具有與輸出軸的旋轉軸線間隔開的旋轉軸線,并且其中,輸出軸能夠操作成繞輸入軸的旋轉軸線樞轉。
飛行器起落架的術語“輪”在此按其常規(guī)含義用來指在飛行器由地面支承時接觸地面而并非在空中的觸地輪。術語“馬達”在此按其常規(guī)含義用來指機器,,借助于該機器使用一些能量源(例如,電動、氣動、液壓等)來賦予運動。將理解的是,馬達可以是電動發(fā)電機,除其作為馬達的功能以外,電動發(fā)電機能夠操作為發(fā)電機,由此,機械能被轉化成電能。術語“驅動”和“從動”在此參照“驅動小齒輪”和“從動齒輪”用于指在馬達能夠操作成使飛行器起落架的輪旋轉時表達動力傳遞的意義。當然,將領會的是,在馬達是電動發(fā)電機并且用作發(fā)電機的情況下,“從動齒輪”將實際上是驅動“驅動小齒輪”并因此驅動發(fā)電機的驅動元件。發(fā)電機可以用于向輪施加制動扭矩。
輸入軸可以與馬達的旋轉軸線(即,轉子軸線)是同軸的,或者替代性地,輸入軸和馬達能夠繞間隔開的軸線旋轉并且可以經由扭矩傳輸裝置聯接。
驅動路徑可以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多者:帶、鏈、纜索或齒輪。驅動路徑可以包括扭矩傳輸裝置、例如嚙合齒輪級和帶驅動級的組合。
輸入軸和輸出軸能夠繞平行的軸線旋轉。替代性地,軸線可以是斜交的。
驅動路徑可以是單級扭矩傳輸裝置,或者驅動路徑可以是例如包括兩級的多級扭矩傳輸裝置。
每一均級均可以包括減速齒輪裝置。減速齒輪裝置可以包括嚙合直齒輪或其他類型的帶齒齒輪。
多級扭矩傳輸裝置中的每一級均可以安裝在平行的軸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空中客車營運有限公司,未經空中客車營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510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