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61318.4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44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 發明(設計)人: | 陸彥臣;張賓;張淦;張殿坤;黃馨;李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C9/00 | 分類號: | B63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救援 航行 | ||
1.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行器本體(11)上表面設置彈簧蓋(3),航行器本體(11)內設置水腔(5),所述的水腔(5)與航行器本體(11)內部由隔水擋板(503)隔開,所述的水腔(5)一端設置與進水口(501),隔水擋板(503)上設置出水口(502),所述的航行器本體(11)內依次設置用于控制航行器方向的航行尾舵裝置、用于提供航行動力的動力裝置、救生氣囊(4)、用于產生氣體的氣體發生爐結構(7)及用于觀察水下狀況的攝像頭結構(6),所述的氣體發生爐結構(7)的出氣口與救生氣囊(4)的進氣口連接,給救生氣囊(4)充氣,救生氣囊(4)充氣后,能從彈簧蓋(3)彈出,浮于水面,用于救援,所述的航行尾舵裝置、動力裝置、氣體發生爐結構(7)及攝像頭結構(6)均與無線遙控器連接并由無線遙控器控制其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行尾舵裝置包括船舵(10)及與其連接的船舵控制器(1),所述的船舵(10)包括四個船舵扇葉和船舵主軸,船舵扇葉設置在船舵主軸的一端,船舵主軸的另一端與船舵控制器(1)活動連接,由船舵控制器(1)控制其伸縮,改變船舵扇葉的左右擺動方向,使航行器前進方向控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螺旋漿(9)及與其控制的電動馬達(8),所述的電動馬達(8)與第一蓄電池(2)連接,所述的第一蓄電池(2)將電能傳送給電動馬達(8),使電動馬達(8)運轉,帶動螺旋槳(9)旋轉,航行器行駛過程中,外界的水通過水腔(5)的進水口(501)進入,再通過出水口(502)沖向螺旋槳(9),提供推動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發生爐結構(7)內設置反應室(705)、第二蓄電池(701)、U型通電螺線管(706)及控制第二蓄電池(701)與U型通電螺線管(706)連接并通電的電磁開關,所述的反應室(705)中間設有間隔擋板機構(702),間隔擋板機構(702)將反應室(705)分隔成原料室Ⅰ(705a)和原料室Ⅱ(705b),原料室Ⅰ(705a)和原料室Ⅱ(705b)頂部分別設置加料口(704),反應室(705)頂部設置充氣接口(703),第二蓄電池(701)與間隔擋板機構(702)之間設置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電磁感應擋板(707),所述的充氣接口(703)與救生氣囊(4)連接,原料室Ⅰ(705a)和原料室Ⅱ(705b)內分別裝有碳酸氫鈉和硫酸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間隔擋板機構(702)包括間隔擋板(702f),所述的間隔擋板(702f)右側設置反應通孔(702b),間隔擋板機構(702)上設置與其緊密貼合的反應通孔擋板(702a),反應通孔擋板(702a)左側設置與其連接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電磁感應受力板(702c),所述的電磁感應受力板(702c)上端連有一塊導向塊(702e),間隔擋板(702f)上位于導向塊(702e)左側設有與導向塊(702e)匹配的導向套(702d),電磁感應受力板(702c)向左移動時,帶動反應通孔擋板(702a)滑動,露出反應通孔(702b),原料室Ⅰ(705a)和原料室Ⅱ(705b)內的原料開始反應產生氣體,產生的氣體通過頂端的充氣接口(703)進入救生氣囊(4)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攝像頭結構(6)包括信號發射桿(601)、防水鏡頭(602)、補光燈(603)及固定底座(604),所述的固定底座(604)將攝像頭結構(6)固定在航行器本體(11)上,補光燈(603)能給防水鏡頭(602)拓寬視野和給防水鏡頭(602)補光增亮,使防水鏡頭(602)在水下正常工作,防水鏡頭(602)拍攝的圖像由信號發射桿(601)傳送給岸邊救援人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氣囊(4)包括救生氣囊主體(401)及四段救生繩(402),所述的救生氣囊主體(401)由高纖維合成塑料制成,所述的四段救生繩(402)中,其中位于航行器兩側的兩根連接在航行器本體(11)上,另外兩根處于自由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救援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線遙控器包括遙控器主體(17),遙控器主體(17)上設置與動力裝置連接的螺旋槳馬達開關(16)、與航行尾舵裝置連接的水平方向控制按鈕(12)和豎直方向控制按鈕(15)、與氣體發生爐結構(7)連接的反應爐開關(13)、與攝像頭結構(6)連接的攝像頭顯示屏(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學院,未經浙江海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6131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凹型面螺旋槳
- 下一篇:艉滑道式工作艇收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