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有軌電車橋梁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40381.2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521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彭華春;趙志軍;曹文杰;耿杰;陶志列;文功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08 | 分類號: | E02D27/08;E01D22/00;E01B25/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軌電車 橋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有軌電車橋梁。
背景技術
有軌電車是采用電力驅動并在軌道上行駛的輕型小編組軌道交通車輛。有軌電車是一種公共交通工具,亦稱路面電車或簡稱電車,屬輕鐵的一種。由于電車以電力推動關系,車輛不會排放廢氣,因而是一種無污染的環保交通工具。近年來,有軌電車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軌道交通方式,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有軌電車線路敷設的特點是以底面敷設為主,且多沿既有道路的路中敷設,這樣就會經常遇到線路從既有公路橋梁中間通過的情況。如圖1所示,既有公路橋梁包括上部結構10和設于上部結構10兩端下方的一對下部結構11,其中,每個下部結構11包括基礎111、臺身112和臺帽113。臺身112和臺帽113依次設于基礎111上,上部結構10的端部設于臺帽113上并由臺帽113支撐。
對于既有中小跨度公路橋梁而言,由于公路橋梁的荷載與有軌電車橋梁荷載大致相當,結構的承載力雖然能滿足有軌電車的要求,但是由于公路的橋梁墩臺結構尺寸都較小,橋梁結構的剛度無法滿足有軌電車的要求。目前,滿足橋梁結構的剛度的要求,通常采用對橋梁的基礎進行加固處理的方法,以增加橋梁的縱向剛度和豎向承載力,或者,將橋梁的基礎全部拆除,然后重新設計有軌電車的橋梁。然而,該方法復雜且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法簡單且成本低的有軌電車橋梁來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且成本低的有軌電車橋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有軌電車橋梁,包括上部結構和設于上部結構兩端下方的一對下部結構,每個下部結構包括基礎、臺身、臺帽和支座,臺身和臺帽依次設于基礎上,支座設于臺帽上,上部結構的端部設于支座上并由支座支撐,在有軌電車寬度范圍內,除與另一個基礎正對的一邊,基礎的其它三邊設有襟邊,一對下部結構的基礎通過鋼筋混凝土板或條形基礎連接成一個整體。
較佳地,襟邊的寬度大于20cm。
較佳地,鋼筋混凝土板或條形基礎的寬度小于基礎的寬度。
較佳地,鋼筋混凝土板包括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
較佳地,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分別為縱向構造鋼筋和橫向構造鋼筋。
較佳地,基礎為擴大基礎或樁基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不對既有中小跨度公路橋梁的主體結構做任何處理,只需將基礎連成一個整體,就可以增大基礎的剛度,從而增加橋梁的縱向剛度和豎向承載力,滿足有軌電車的使用要求,因而方法簡單、成本低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既有公路橋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有軌電車橋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鋼筋混凝土板和基礎連接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有軌電車橋梁的施工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
如圖2-3所示,本實施例的有軌電車橋梁包括上部結構20和設于上部結構20兩端下方的一對下部結構21。具體地,每個下部結構21包括基礎211、臺身212、臺帽213和支座214,臺身212和臺帽213依次設于基礎211上,支座214設于臺帽213上,上部結構20的端部設于支座214上并由支座214支撐。而且,在有軌電車寬度范圍內,除與另一個基礎211正對的一邊A,基礎的其它三邊B、C、D設有襟邊215,襟邊215的寬度為40cm。一對基礎211通過鋼筋混凝土板216連接成一個整體。鋼筋混凝土板216包括縱向構造鋼筋和橫向構造鋼筋。在本實例中,基礎211為擴大基礎。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他結構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在于一對基礎211通過該條形基礎216連接成一個整體。
參考圖4,本實用新型有軌電車橋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挖開一對下部結構21之間的基礎211上部的土,露出基礎211;
S2,在有軌電車寬度范圍內,鑿除基礎211的位于一對基礎211之間的襟邊215,保留其它三邊的襟邊215以及鑿除襟邊215后露出的原有鋼筋,鑿除的襟邊(215)的寬度大于20cm;
S3,在一對基礎211之間,先綁扎縱向構造鋼筋,再在縱向構造鋼筋上綁扎橫向構造鋼筋,從而形成新增鋼筋,并將新增鋼筋的兩端分別與一對基礎211的原有鋼筋進行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403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結構段間過渡裝置
- 下一篇:雙軸雙向攪拌樁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