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輥自補充潤滑油的顆粒造粒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8041.8 | 申請日: | 2014-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02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唐金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遠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22 | 分類號: | B01J2/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334 江蘇省常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補充 潤滑油 顆粒 造粒機 | ||
技術領域
本技術方案屬于顆粒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壓輥自補充潤滑油的顆粒造粒機。
背景技術
生物質能源總量是世界主要能源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為能源利用的還不足總量的1%,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可以高效的利用生物質能源。目前利用的生物質能源主要包括秸稈,薪柴,谷物殼,禽獸糞便,生物垃圾和有機廢渣,其中主要以秸稈為主,總量達到7.2億噸。相當于3.6億噸標煤,除去1.2億噸作為飼料,造紙,紡織和建材其余均可作為能源。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是解決能源和環境污染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有良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為此,現有技術轉用飼料顆粒機來對秸稈、木屑、碎木頭等進行造粒。成熟的造粒機的原理主要有平模造粒、環模造粒、對輥造粒這幾種形式,其中環模造粒機市場占有率較高,運用比較廣泛。
近幾年,人們利用飼料顆粒機來生產生物質顆粒,主要問題是產量低、設備相當不穩定,不能長時間連續生產,能耗高,維修成本高,有近40-50%的生產顆粒的企業是虧損的。
制粒機是利用壓輥與環模之間的擠壓,來把原料通過環模的出料模孔擠壓制得顆粒物料。由于壓輥通過強制力把原料壓到模孔里,其消耗的能量很大,而由于擠壓、摩擦產生大量的熱能。由于部件受熱,造成機械部件之間的磨損加劇,所以一般要采用潤滑油進行潤滑。但是,由于發熱,潤滑油的損耗也很大,需要操作人員常常關注潤滑狀態,及時補充潤滑油。人工操作的不可預料性太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方案提出一種壓輥自補充潤滑油的顆粒造粒機,具體如下:
一種壓輥自補充潤滑油的顆粒造粒機,包括動力裝置和主機;所述主機包括齒輪箱和造粒裝置;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輪箱體、傳動軸和驅動軸;所述傳動軸與驅動軸相互平行;傳動軸和驅動軸之間通過齒輪副連動;所述動力裝置與傳動軸連接;造粒裝置包括機殼、環模和至少1個壓輥;壓輥的軸向、環模的軸向和驅動軸的軸向相互平行;
壓輥的總成包括壓蓋、擋油環、隔圈、壓輥軸、壓輥和軸承;壓輥軸通過軸承與壓輥連接,軸承外側設有擋油環,擋油環外側設有壓蓋;還包括油碗,油碗扣在壓蓋的外側,且油碗內壁與壓蓋外壁構成密閉的儲油槽,該儲油槽內填有潤滑脂;壓輥的總成的油路結構包括:
壓輥軸內的油路:沿壓輥軸的軸向設有豎直油路,沿壓輥軸的徑向設有水平油路,該豎直油路與水平油路相互連接;軸承的油路:軸承的滾動機構所在空間構成油路,該油路與壓輥軸內的水平油路連通;擋油環的油路:擋油環內設有油路,該油路與軸承的油路連通;壓蓋的油路:壓蓋上設有油路,該油路連接儲油槽和擋油環的油路。所述壓輥的總成的軸承有兩個,兩個軸承之間設置隔圈;隔圈與壓輥軸之間有空隙,該空隙與壓輥軸內的水平油路連通。
本技術方案的原理是,由于壓輥總成工作時候產生大量熱,就會把膏狀的潤滑脂融化,進入油路中來補充消耗掉的潤滑油。這樣,就無需人工即時監控潤滑油的消耗量,定期補充潤滑脂即可。而壓輥軸內的油路則作為正常添加潤滑油用。
所述油碗上設有補油管;補油管與儲油槽連通,可以在不拆卸油碗的基礎上往儲油槽內添加潤滑脂。
所述壓輥包括2個或多個;各個壓輥關于驅動軸的軸心成中心對稱。
所述環模固定在機殼內;機殼的內部空間被環模隔成兩個區域,即環模內的物料擠壓區域和環模外的出粒區域;物料擠壓區域與進料口連接,出粒區域與出料口連接;所述壓輥通過壓輥連接機構與驅動軸連接,且壓輥的轉動軸線偏離驅動軸的轉動軸線,壓輥的外徑小于環模的內徑;壓輥在物料擠壓區域,且壓輥隨驅動軸轉動所成圓周的外壁與環模的內壁對應,且二者間距可調。
本方案把環模設為固定,僅壓輥轉動的方式,省去了抱箍,省下的功率全都用來對物料進行制粒。同時,環模的高度也可相應改為110mm,出料模孔為3-4排,可確保每只孔都能出料(傳統方式中,原來環模總寬度為200mm,出料模孔為8-9排,有效出料模孔并不多,布料不均勻,以一臺制粒機每年配用10只環模,可節省環模鍛件原材料1.5t,僅環模成本一年可節約2.5萬元)。而壓輥總成的自補充潤滑油的特點,恰恰能適應僅壓輥轉動帶來的更大熱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遠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常州遠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80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