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59752.4 | 申請日: | 2014-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361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孫俊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德昂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35/00 | 分類號: | B60B3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繼德 |
| 地址: | 401451***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是一種車橋,屬于汽車動力傳動系統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的普遍使用,對車的性能要求更加嚴格,目前,國內車橋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特殊的市場環境對車橋也有著更為苛刻的要求,國內嚴重的超載現象,對車橋的承載能力和輸出扭矩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國內車橋的質量與國際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潤滑效果和減震效果不夠好,導致車橋的使用壽命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橋,具有自潤滑功能,隨著運行速度的加快會加大潤滑油量,潤滑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減震效果,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車橋的減震效果差導致車橋使用壽命低、影響舒適度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車橋,至少包括輪轂、制動鼓、前軸、襯套、主銷、滾子止推軸承、轉向節和輪轂軸承;所述輪轂套在輪轂軸承外部并對稱設置在前軸兩端部,并且輪轂軸承與前軸固定連接;所述襯套設置在主銷與前軸之間;在輪轂內部安裝有制動鼓,用于制動輪轂的轉動;在兩輪轂之間前端部設置有轉向節;所述輪轂內至少設置有一條帶有狹口的流道,若干條所述流道匯集形成儲油腔,每條所述流道內設置有彈簧和堵頭,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到位于所述輪轂外圓的甩油口,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堵頭并將所述堵頭緊抵于所述狹口處;所述輪轂的端面環形均布有若干個減震件,每個所述減震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輪轂外圈的內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輪轂的車軸孔的外圓上。
在上述的車橋中,所述堵頭為圓形鋼球。
在上述的車橋中,所述輪轂的端面設置有用于向儲油腔注入潤滑油的注油口。
在上述的車橋中,所述注油口上設置油封。
在上述的車橋中,所述減震件為能夠自由伸縮的伸縮桿。
在上述的車橋中,所述伸縮桿包括頂桿和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設置有緩沖件,所述頂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輪轂外圈的內圓上,另一端插入所述套筒與所述緩沖件連接。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車橋,潤滑流道內設置有彈簧和堵頭,當車速過低時堵頭在彈簧的作用下緊抵于潤滑流道的狹口,潤滑油不流出,只有在車速達到一定程度時潤滑流道內的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彈簧的作用力甩出,起到了及時潤滑的作用;通過將設置有彈簧的伸縮桿作為減震件,彈簧和伸縮桿共同配合緩沖減震,減震效果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自潤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輪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減震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車橋,至少包括輪轂1、制動鼓2、前軸3、襯套4、主銷5、滾子止推軸承6、轉向節7和輪轂軸承8;所述輪轂1套在輪轂軸承8外部并對稱設置在前軸3兩端部,并且輪轂軸承8與前軸3固定連接;所述襯套4設置在主銷5與前軸3之間;在輪轂1內部安裝有制動鼓2,用于制動輪轂1的轉動;在兩輪轂1之間前端部設置有轉向節7;所述輪轂1內至少設置有一條帶有狹口9的流道10,若干條所述流道10匯集形成儲油腔,每條所述流道10內設置有彈簧11和堵頭12,彈簧11的一端連接到位于所述輪轂1外圓的甩油口13,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堵頭12并將所述堵頭12緊抵于所述狹口9處。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堵頭12為圓形鋼球,潤滑油只有克服彈簧11的作用力將堵頭12頂開時,才能從甩油口中流出。輪轂1的端面設置有用于向儲油腔注入潤滑油的注油口14,注油口14上設置油封,在車橋使用一段時間后,需通過注油口14向儲油腔補充潤滑油。
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所述輪轂1的端面環形均布有若干個減震件,每個所述減震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輪轂1外圈的內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輪轂1的車軸孔的外圓上。運行中,減震件吸收路面傳來的沖擊力,極大地提高了車橋的平穩性,進而增加了乘坐的舒適度。
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減震件為能夠自由伸縮的伸縮桿15,伸縮桿15包括頂桿16和套筒17,套筒17的底部設置有緩沖件18,頂桿16的一端固定在輪轂1外圈的內圓上,頂桿16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套筒17與緩沖件18連接。路面的沖擊力經過輪轂1作用在頂桿16上,頂桿16伸縮將沖擊力傳至緩沖件18由緩沖件18吸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德昂鑄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德昂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597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軸承潤滑功能的驅動軸
- 下一篇:一種新型萬向腳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