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硬度計一體化主軸加卸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57239.1 | 申請日: | 2014-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58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敬濤;賈云召;吳春安;李長杰;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州華銀試驗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62 | 分類號: | G01N3/62;G01N3/4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呂靜 |
| 地址: | 2614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硬度計 一體化 主軸 加卸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硬度計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硬度計一體化主軸加卸荷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子加力硬度計主要由加卸荷機構、杠桿機構和主軸機構組成,該三個機構分別安裝在硬度計的機架上,通過在機架上的連接,各自調整自身的位置或姿態,實現三個機構之間相互的正確位置。存在的不足如下:
(1)加卸荷機構的結構復雜,體積大;且加荷的平穩性、準確性較差,影響了硬度計的測試精度。
(2)杠桿機構中的傳力刀子的整個刀口應與主軸機構中的承力刀墊在總長度上進行平穩接觸,且怕振動,易受外界環境干擾;傳力刀子與承力刀墊之間的相互位置需要反復調試,操作麻煩,增加了勞動強度。杠桿機構只能在較小的擺動角范圍內使用,相應地也只能實現較小的主軸行程。
(3)主軸機構獨立設置、存有間隙,加力不穩,易晃動;且加工部件數量多,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不足的硬度計一體化主軸加卸荷裝置,其能夠實現主軸加卸荷功能,主軸機構和加卸荷機構為穩定的無間隙裝置,二者之間通過液壓機構連接并組成一個位置準確的有機整體,無需進行繁瑣的相互位置調整;能夠精確實現動力的穩定輸入、試驗力的穩定輸出,主軸無間隙、行程大,并且結構精巧、體積小,操作方便,抗振緩沖效果好,測試精度高。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硬度計一體化主軸加卸荷裝置,包括加卸荷機構、液壓機構、主軸機構,其中:液壓機構包括小活塞、小油缸體、大油缸體、大活塞、大活塞桿、油缸端蓋、壓縮彈簧,其連接關系是:小活塞與加卸荷機構中的滾珠絲杠為一體結構,該小活塞設置在小油缸體內腔中;大油缸體固定在彎頭的下面,在大油缸體的下部固定有油缸端蓋;大活塞設置在大油缸體內腔中,在大活塞桿的外圓套設有壓縮彈簧;上述小油缸體內腔通過彎頭上設有的油孔與大油缸體和大活塞的內腔相通;在小油缸體、大油缸體和大活塞的內腔中設置有液壓油。
所述小油缸體是由連接套、前套和彎頭組裝而成的,三者內腔相通;該連接套的一端與軸承套固定連接,該連接套上設有的環形凸起與彎頭固定連接,該連接套的另一端和前套均伸入彎頭內腔中。
所述加卸荷機構包括步進驅動機構、滾珠絲杠、絲母,其連接關系是:步進驅動機構中的大帶輪設置在絲母上,該絲母與滾珠絲杠配合;絲母通過一對軸承Ⅰ安裝在軸承套的內腔中。
所述步進驅動機構包括步進電機、小帶輪、皮帶、大帶輪,其連接關系是:在步進電機輸出軸上設置有小帶輪,該小帶輪通過皮帶與設置在絲母一端的大帶輪形成傳動連接。
所述加卸荷機構中還包括導向止轉機構,該導向止轉機構包括導向止轉座、絲桿、軸承Ⅱ、螺母、墊圈、螺釘、止轉圈;其中:在導向止轉座上設置有水平導向槽;在絲桿的一端設置有軸承Ⅱ,該軸承Ⅱ設置在上述導向槽中;該絲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外螺紋,與止轉圈上設有的螺紋孔相配合,并由螺母鎖緊;滾珠絲杠的另一端為方形臺階軸,與止轉圈上設有的方形通孔相配合,并由螺釘將止轉圈、墊圈壓緊固定在滾珠絲杠的另一端;當滾珠絲杠前后移動時,軸承Ⅱ能夠同時在上述水平導向槽中前后移動。
所述壓縮彈簧的上端面與大活塞上設有的環形凹槽面相接觸,其下端面與油缸座上設有的環形臺階面相接觸。
所述小活塞的工作前端設置多個密封圈Ⅰ,靠外的一密封圈的端部帶有錐度;該小活塞的另一端設有多個環形凹槽,在上述多個環形凹槽中安裝有多個密封圈Ⅱ。
所述液壓機構中還包括儲油機構,該儲油機構中的油箱安裝在彎頭的頂部,該油箱通過油嘴與小油缸體內腔相通。
所述主軸機構包括油缸端蓋、傳感器連接盤、傳感器、壓頭桿、壓頭;其連接關系是:大活塞桿的下端穿過油缸端蓋、傳感器連接盤上的中心孔并固定連接有傳感器連接盤,在傳感器連接盤上固裝有傳感器,在傳感器的中心孔內安裝有壓頭桿,在壓頭桿上安裝有壓頭。
所述主軸機構中還包括導向防轉機構,該導向防轉機構中的油缸座下端部與傳感器連接盤的上端部對應設置有一對導向孔,導向軸的兩端分別與上述一對導向孔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加卸荷機構為一穩定的無間隙裝置,其能夠實現穩定的動力輸入;主軸機構也為一穩定的無間隙裝置,其能夠實現試驗力的穩定輸出;加卸荷機構與主軸機構之間通過液壓機構連接,并形成了一個位置準確的有機整體,無需進行繁瑣的相互位置調整,裝配完畢即可投入使用。液壓機構相當于杠桿機構,能起到放大傳力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州華銀試驗儀器有限公司,未經萊州華銀試驗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572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對頁巖氣吸附氣含量進行分析的系統
- 下一篇:可移動式楔形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