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MEMS麥克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4673.1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457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侯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共達電聲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9/04 | 分類號: | H04R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26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ems 麥克風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揚聲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MEMS麥克風。
背景技術
微型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麥克風是一種基于MEMS技術制造的麥克風。
現有技術中的MEMS麥克風的結構通常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線路板1’、MEMS?DIE傳感器2’、集成電路ASIC芯片5’、以及外殼8’;其中所述MEMS?DIE傳感器2’采用底部膠3’粘接在線路板1’上,所述集成電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芯片5’采用底部膠6’固定在線路板1’上,所述外殼8’采用錫膏或者膠9’固定在所述線路板1’上,所述MEMS?DIE傳感器2’和集成電路ASIC芯片5’以及所述線路板1’之間通過金線4’相連,其中“V后”為后音腔所述“V前”為前音腔,12’為音孔、10’為焊盤,其中所述焊盤10’與所述音孔12’設置在線路板1’的同一側,且所述音孔12’設置于所述MEMS?DIE傳感器2’音腔的。
申請人經過研究發現,由于對比文件1中的所述焊盤10’和音孔12’設置在所述線路板1’的同側,因此在對產品進行回流焊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松香通過音孔12’進入前音腔而導致產品失效。
因此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的MEMS麥克風在回流焊過程中因前音腔V前進入松香而導致產品失效的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同時由于已經有的產品的結構中,因為后腔太小而導致產品的靈敏度與產品信噪比低,因為如何提高前進音產品的靈敏度及信噪比,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MEMS麥克風,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對MEMS麥克風進行回流焊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松香等雜質進入前音腔而導致產品失效的問題。與提高前進音產品靈敏度與信噪比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現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種MEMS麥克風,包括線路板和外殼圍成的封裝結構以及音孔,所述封裝結構內部設置有固定在所述線路板上的MEMS?DIE傳感器以及集成電路ASIC芯片,所述音孔設置在外殼上;
所述MEMS?DIE傳感器內腔的開口端朝向所述音孔的一側;
所述音孔與所述MEMS?DIE傳感器的內腔開口端之間設置密封通道。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密封通道內設置一隔離層;所述隔離層上設置至少一個通孔。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音孔設置在所述外殼上端;
所述MEMS?DIE傳感器設置在所述音孔的正下方,且其內腔的開口端朝上。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音孔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側壁上;
所述MEMS?DIE傳感器的內腔的開口端正對所述音孔。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隔離層為一薄板或者組合薄板。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MEMS?DIE傳感器焊接在所述線路板上,包括但不限于植焊球,或者印刷焊錫膏連接。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隔離層上設置有多個呈規則分布的隔離孔。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隔離層表面的邊沿位置通過膠與外殼內部相連。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隔離層為玻璃薄片或金屬薄片。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所述隔離層由多個結構相同的子隔離層組成。
優選的,上述的MEMS麥克風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線路板上的溝道,所述溝道的一端與MEMS麥克風的后音腔相通,另一端設置在所述MEMSDIE傳感器振膜的下方。
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公開的MEMS麥克風的音孔設置在殼體上,從而保證在回流焊的過程中,MEMS?DIE傳感器的腔體內不會進入雜質,且通過將MEMS?DIE倒置,使前進音的MEMS?MIC的后腔變大,解決了前進音的MEMS?MIC產品因為背腔太小,而導致靈敏度與信噪比低的缺點,有效地提升了前進音產品的靈敏度與信噪比。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共達電聲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共達電聲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46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