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外圈半成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3986.5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68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鐘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清德曼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58 | 分類號: | F16C33/58;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321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外圈 半成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承外圈半成品。
背景技術
軸承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系數。軸承的結構一般包括外圈和內圈,在外圈和內圈之間設有若干圓周分布的滾動體,在加工制造外圈時,為了能便于后續的工序加工和延長外圈的使用壽命,為此,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
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軸承外圈,[申請號:201220391543.7],包括外圈本體,所述外圈本體的內壁周向設置有供滾珠滾動的滾道,所述外圈主體在滾道的前端和后端設置有便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所述滾道上設置有潤滑襯墊,新型的軸承外圈,其滾道內側設置有潤滑襯墊,該襯墊使得軸承外圈具有優異的減摩性、耐磨性、自潤滑性,用時還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設置的安裝密封圈的臺階,進一步提高了軸承的密封性能,實質不漏油,防灰塵。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的部分問題,特別是增強了潤滑性能,但是,該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不便于后續加工工序的加工,其次,整體結構的潤滑性能相對還是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更合理,便于后續加工且能延長使用壽命長的軸承外圈半成品。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汽車輪轂芯軸鍛件包括筒狀體,在筒狀體的外壁設有與筒狀體連為一體式結構的環形凸沿,在筒狀體外壁一端具有第一環形阻擋部,在筒狀體外壁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環形阻擋部,在筒狀體內壁具有向內延伸的環形凸肩,在環形凸肩的一側具有內環形滾道,另一側具有外環形滾道,在筒狀體的內壁具有與內環形滾道相連的內環形止脫槽,在筒狀體的內壁還具有與外環形滾道相連的外環形止脫槽,在筒狀體內壁還具有位于外環形止脫槽外側的卡簧定位槽和與卡簧定位槽相連的環形錐面,在環形凸肩上設有環形槽體,在筒狀體上設有與環形槽體連通的進油孔,在環形凸肩上還設有能將所述的環形槽體分別與內環形滾道和外環形滾道連通的連通結構。環形錐面可便于后續的裝配。卡簧定位槽、內環形止脫槽和外環形止脫槽的結構可以提高整體軸承的結構穩定性。
在本申請中,設置了第一環形阻擋部和第二環形阻擋部可以便于后續的加工制造,無形中提高了生產效率;設置了環形凸肩結合環形槽體和連通結構能提高潤滑性能,同時,環形槽體結合進油孔的結構可以提高儲油能力和便于后期的潤滑油添加,從而解決添加潤滑油麻煩的技術問題。
在上述的軸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連通結構包括至少一個設置在環形凸肩上且兩端分別與內環形止脫槽和外環形止脫槽連通的連通槽。
作為另外一種方案,在上述的軸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連通結構包括至少一個設置在環形凸肩上且兩端分別與內環形止脫槽和外環形止脫槽連通的連通孔。
在上述的軸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環形凸沿位于第一環形阻擋部和第二環形阻擋部之間,且環形凸沿與第一環形阻擋部之間通過圓弧過渡相連,環形凸沿與第二環形阻擋部之間通過圓弧過渡相連。
在上述的軸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環形凸沿位于第二環形阻擋部的一端的平面其平面度為0.08mm。該結構能進一步提高后續的加工制造精度。
在上述的軸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環形錐面由內向外傾斜朝外設置。該結構便于后續的裝配。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軸承外圈半成品的優點在于:1、設計更合理,設置了第一環形阻擋部和第二環形阻擋部可以便于后續的加工制造,無形中提高了生產效率;設置了環形凸肩結合環形槽體和連通結構能提高潤滑性能,同時,環形槽體結合進油孔的結構可以提高儲油能力和便于后期的潤滑油添加,從而解決添加潤滑油麻煩的技術問題;2、能提高軸承的結構強度,保證軸承轉動的穩定性;3、使用壽命長;4、易于加工和制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圖中,筒狀體1、內環形滾道11、外環形滾道12、內環形止脫槽13、外環形止脫槽14、卡簧定位槽15、環形錐面16、環形凸沿2、第一環形阻擋部3、第二環形阻擋部4、環形凸肩5、環形槽體51、連通槽52、連通孔53。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清德曼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德清德曼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39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螺旋展示架
- 下一篇:一種能自動后移的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