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動力輸出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71853.6 | 申請日: | 2014-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4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波;鄭文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65/14 | 分類號: | F16D65/14;F16D12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電子 制動 系統 動力 輸出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力輸出機構,尤其是涉及一種車輛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動力輸出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駐車制動系統的執行機構主要分為兩種,即后鉗集成式和拉索式,拉索式又可分為單拉索式和雙拉索式,兩種結構各有特點,但是從控制效果、反應速度、噪音、安裝簡易程度等各方面考慮,后鉗集成式明顯優于拉索式,所以后鉗集成式無可爭議的成為了電子駐車系統的發展趨勢。動力輸出機構(也可簡稱動力頭)作為電子駐車系統的動力來源,也是機構的核心部件,它的設計是否先進將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表現。
關于動力頭的設計,現有公開的方案中基本采用電機作為動力源,大減速比行星齒輪作為減速機構,但由于減速比較大,多采用兩級減速的設計,為保證兩級減速機構同心,兩級減速機構采用同一根中心軸成為比較理想的選擇,而中心軸的固定方式成了減速機構的設計關鍵。現有采取的設計方式是將中心軸和一級輸出架固定,與其余零件可相對運動,即中心軸和一級輸出架固定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裝配,與大同步帶輪以及二級輸出架采用間隙配合的方式裝配,并且可以相對轉動。但采用此種設計也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如中心軸和一級輸出架垂直度難以保證,中心軸和大同步帶輪內孔磨損嚴重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動力輸出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包括上蓋、殼體、直流電機、小同步帶輪和同步帶;其特征在于:動力輸出機構的上蓋和殼體連接,形成一邊底部封閉、另一邊底部不封閉的殼體,一邊底部封閉的殼體內裝有直流電機,直流電機上部的輸出軸上裝有小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通過同步帶與裝在另一邊底部不封閉殼體內的中心軸上的大同步帶輪相連;雙聯內齒輪同軸裝在大同步帶輪下端內,大同步帶輪下端的中心齒輪與沿圓周間隔均布的三個一級行星齒輪嚙合,三個一級行星齒輪分別通過銷軸安裝在一級輸出架上端,并在一級輸出架上自由轉動;一級輸出架下端的中心齒輪與沿圓周間隔均布的四個二級行星齒輪嚙合,四個二級行星齒輪分別通過銷軸安裝在二級輸出架上端;雙聯內齒輪內開有階梯孔,三個一級行星齒輪和一級輸出架裝在雙聯內齒輪階梯孔上半部分內,三個一級行星齒輪與雙聯內齒輪階梯孔上半部分的內齒輪嚙合;四個二級行星齒輪裝在雙聯內齒輪階梯孔下半部分內,并與雙聯內齒輪階梯孔下半部分的內齒輪嚙合;中心軸上端穿出大同步帶輪的中心通孔后套有定位塊,位于中心軸頂端上方的上蓋上開有定位盲孔,定位塊與定位盲孔之間設有緩沖墊;中心軸下端穿出大同步帶輪后再穿過一級輸出架的中心通孔連接到二級輸出架的中心盲孔中;雙聯內齒輪下端和底座配合,底座與殼體連接并且作為齒輪箱的外殼,殼體與后鉗體配合通過O型圈密封二級輸出架下端的輸出軸和后鉗體的螺桿上端配合連接。
所述的中心軸與大同步帶輪同軸固定連接;中心軸分別與定位塊、一級輸出架和二級輸出架同軸間隙配合安裝。
所述的大同步帶輪、中心軸、一級行星齒輪、一級輸出架、二級行星齒輪、二級輸出架、雙聯內齒輪和底座組成了減速齒輪箱的行星齒輪減速機構。
所述小同步帶輪和大同步帶輪之間的同步帶為模數為3M的圓弧齒同步帶。
所述的中心軸與大同步帶輪之間過盈配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a、由于大同步帶輪基本位于中心軸中間位置,中心軸兩端伸出距離較短,能承受較大彎矩而不產生彎曲;
b、大同步帶輪內孔高度超過一級輸出架內孔高度,過盈配合距離越大垂直度越容易保證;
c、中心軸和一級輸出架內孔為間隙配合,兩者之間存在相互摩擦,較短的配合距離可以減小摩擦力;綜合以上幾點可以使動力輸出機構運行平穩、噪音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心軸和周圍零件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01、底座,102、二級輸出架,103、二級行星齒輪,104、一級輸出架,105、雙聯內齒輪,106、一級行星齒輪,107、大同步帶輪,108、中心軸,109、定位塊,110、上蓋,111、小同步帶輪,112、同步帶,114、殼體,115、直流電機,201、螺桿,202、螺套,203、活塞,204、平面軸承,205、O型圈,117、緩沖墊,119、后鉗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7185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彈簧減震器
- 下一篇:一種盤式制動器滑銷組合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