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手剎總成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565111.2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72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寧忠麟;李雪娟;張海山;趙靖;韋寶侶;姚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7/10 | 分類號: | B60T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chǎn)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羅志偉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底盤,尤其涉及汽車底盤中的一種汽車手剎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手剎在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異響,這是由于手剎內(nèi)部金屬零件撞擊或摩擦產(chǎn)的,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手剎,包括手剎桿1、操縱拉桿2、棘爪3和棘輪4,其中,當操縱拉桿2拉動棘爪3時,操縱拉桿2與手剎桿1相接觸產(chǎn)生異響、噪音,導致磨損,影響可靠性。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靠性較高的汽車手剎總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手剎總成,包括支架、手剎桿、操縱拉桿、棘爪和棘輪,其中,所述手剎桿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棘輪、棘爪分別與所述支架旋轉(zhuǎn)連接,所述操縱拉桿穿設在所述手剎桿內(nèi)并與所述手剎桿形成移動副,所述操縱拉桿通過彈性隔離件與所述棘爪旋轉(zhuǎn)連接,所述彈性隔離件設置在所述操縱拉桿、手剎桿之間,所述彈性隔離件分隔所述操縱拉桿、手剎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隔離件為拉桿墊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桿墊圈設有凸起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操縱拉桿通過彈性隔離件連接有拉桿鉤,所述棘爪上設有凹槽,所述拉桿鉤設置在所述凹槽內(nèi)。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桿鉤為塑膠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架上設有加強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架上設有翻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在操縱拉桿與棘爪之間增設彈性隔離件,通過該彈性隔離件將操縱拉桿、手剎桿分隔開,避免操縱拉桿、手剎桿相接觸,從而避免了摩擦,避免了異響、噪音的產(chǎn)生,提高了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汽車手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手剎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手剎總成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手剎總成的彈性隔離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手剎總成的棘輪、棘爪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手剎總成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2至圖6中的附圖標為:手剎桿1;操縱拉桿2;棘爪3;凹槽31;棘輪4;彈性隔離件5;凸起部51;拉桿鉤6;支架7;加強筋71;翻邊72.
如圖2至圖6所示,一種汽車手剎總成,包括支架7、手剎桿1、操縱拉桿2、棘爪3和棘輪4,其中,所述手剎桿1與所述支架7連接,所述棘輪4、棘爪3分別與所述支架7旋轉(zhuǎn)連接,所述操縱拉桿2穿設在所述手剎桿1內(nèi)并與所述手剎桿1形成移動副,所述操縱拉桿2通過彈性隔離件5與所述棘爪3旋轉(zhuǎn)連接,所述彈性隔離件5設置在所述操縱拉桿2、手剎桿1之間,所述彈性隔離件5分隔所述操縱拉桿2、手剎桿1。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彈性隔離件5為拉桿墊圈。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拉桿墊圈設有凸起部51。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操縱拉桿2通過彈性隔離件5連接有拉桿鉤6,所述棘爪3上設有凹槽31,所述拉桿鉤6設置在所述凹槽31內(nèi),可有效降低操縱拉桿2與棘爪3的接觸產(chǎn)生的噪音。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拉桿鉤6為塑膠制成,可有效降低操縱拉桿2與棘爪3的接觸產(chǎn)生的噪音。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拉桿鉤6優(yōu)選為拉桿掛塑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支架7上設有加強筋71,用于加強支架7的強度。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支架7上設有翻邊72,用于加強支架7的強度。
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棘輪4選用合適大小的齒型(齒高1.3mm,齒形角74°),齒板材料為45#鋼,齒部高頻淬火,淬火深度不小于0.5mm。
如圖2至圖6所示,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在操縱拉桿2上增加拉桿墊圈,可避免操縱拉桿2與手剎桿1的直接接觸,減低噪音,并使操縱拉桿2運動更平穩(wěn)。
2)在操縱拉桿2與棘爪3接觸的位置處,在操縱拉桿2上增加拉桿掛塑,可有效降低操縱拉桿2與棘爪3的接觸產(chǎn)生的噪音。
3)選用合適大小的齒型,可使棘爪3和棘輪4嚙合牢靠,并減少噪音。
4)在支架7的安裝點位置增加一條加強筋71,支架7周邊增加翻邊72,可有效提高支架7的剛度。
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65111.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車用紅外感應式自動剎車系統(tǒng)
- 下一篇:廂式車后門防盜暗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