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剎車控制器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532701.5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04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8/176 | 分類號: | B60T8/176;B60T8/1755;B60T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12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剎車 控制器 電磁閥 線圈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剎車控制器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作為汽車剎車控制系統(tǒng),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ABS以及汽車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C現(xiàn)在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車輛上。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在緊急制動情況下,避免了車輛輪胎的抱死,使車輛仍具有轉向能力并保持穩(wěn)定,而車輛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C在車輛進入一些危險的狀況下,如側滑等,對特定車輪進行制動干預,使汽車恢復穩(wěn)定狀態(tài)。電磁閥作為汽車剎車系統(tǒng)的主控制模塊,是通過控制器上的電磁線圈進行控制,而電磁線圈由汽車剎車控制器內部的驅動電路進行控制,該電路不僅需要對線圈進行控制,而且必須對線圈狀態(tài)本身進行一系列的故障診斷。當前的汽車剎車控制器中,電磁線圈基本由專用芯片進行控制,這類專用芯片一部分由國外公司與芯片廠商聯(lián)合開發(fā),市場上無法采購,另一部分專用驅動芯片雖然可以采購到,但價格較高。因此需要開發(fā)一種由普通電子元器件構成的,用于汽車剎車控制電磁閥線圈驅動,且具有診斷功能的控制電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汽車剎車控制器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汽車剎車控制器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VBAT、線圈部分、驅動部分和反饋網(wǎng)絡,所述的電源VBAT與線圈部分連接,所述的線圈部分分別與驅動部分和反饋網(wǎng)絡連接;
所述的線圈部分包括線圈L1、上拉電阻R1和續(xù)流二極管D1,三者并聯(lián)連接,所述的續(xù)流二極管D1陰極端接電源VBAT,所述的續(xù)流二極管D1陽極端分別與反饋網(wǎng)絡和驅動部分連接;
所述的驅動部分包括MOS管、驅動信號輸入端、電阻R4和電阻R5,所述的MOS管的漏極分別與線圈部分和反饋網(wǎng)絡連接,源極接地,電阻R4一端接到MOS管門極,另一端接到驅動信號輸入端和電阻R5一端,電阻R5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反饋網(wǎng)絡包括電阻R2、電阻R3和模擬數(shù)字轉換接口,所述的電阻R2一端分別與線圈部分和驅動部分連接,另一端分別與電阻R3一端、模擬數(shù)字轉換接口連接,所述的電阻R3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MOS管為N溝道MOS管。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當驅動信號為低電平時或者懸空時,MOS管源極漏極不導通,線圈沒有激勵;當驅動信號為高電平,大于MOS管的VGS時,MOS管的源極漏極導通,線圈產生激勵,這是基本的控制方法。在MOS管不導通時,正常情況下,輸入到AD端口的電壓是反饋網(wǎng)絡兩個電阻對VBAT分壓得到的,因為線圈的阻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而當電感發(fā)生開路故障時,輸入到AD端口的電壓是線圈部分的電阻以及反饋網(wǎng)絡的兩個電阻共同分壓的電壓,通過對這些電阻的選擇,使線圈在正常和開路時的AD端口電壓明顯不同,就實現(xiàn)了線圈的開路檢測功能,而如果測試AD端口電壓約等于0V,則可以判斷出MOS管漏極短路到地故障。當驅動信號將MOS管打開,激勵線圈時,MOS管漏極的電壓約等于0V,AD端口的電壓同樣約等于0V,如果測試檢測到明顯高于0V的電壓,可以判斷出MOS管漏極短路到電源或者MOS管開路故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普通電子元器件構成汽車剎車控制器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避免了使用專用芯片,具有故障診斷功能,并降低了元器件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剎車控制器電磁閥線圈控制電路包括電源VBAT、線圈部分1、驅動部分2和反饋網(wǎng)絡3,所述的電源VBAT與線圈部分1連接,所述的線圈部分1分別與驅動部分2和反饋網(wǎng)絡3連接;
所述的線圈部分1包括線圈L1、上拉電阻R1和續(xù)流二極管D1,三者并聯(lián)連接,所述的續(xù)流二極管D1陰極端接電源VBAT,所述的續(xù)流二極管D1陽極端分別與反饋網(wǎng)絡3和驅動部分2連接;
所述的驅動部分2包括MOS管Q1、驅動信號輸入端21、電阻R4和電阻R5,所述的MOS管Q1的漏極分別與線圈部分1和反饋網(wǎng)絡3連接,源極接地,電阻R4一端接到MOS管Q1門極,另一端接到驅動信號輸入端21和電阻R5一端,電阻R5另一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27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